5月20日,中國阿勒泰大果沙棘專家委員會成立,標志著阿勒泰沙棘產業邁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新階段。
作為全球大果沙棘核心產區,阿勒泰地區全年日照約3000小時,已建成30萬畝標準化種植基地。此次創新構建的“產學研+公益”雙軌體系,通過專家委員會聚合12家科研院所與8家龍頭企業,在種質資源開發、功能成分提取等六大領域形成協同創新矩陣,推動傳統林果業向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
儀式上,國際沙棘協會秘書長盧順光與地區行署相關領導共同為“中國阿勒泰大果沙棘專家委員會”揭牌。盧順光說:“國際沙棘協會將全力支持阿勒泰大果沙棘產業發展,為阿勒泰地區搭建與國際沙棘產業交流合作的平臺。我們將組織國際專家團隊與中國阿勒泰大果沙棘專家委員會開展深度合作,分享國際先進的沙棘種植、加工技術和管理經驗,引進國際優質的沙棘品種和資源,推動阿勒泰大果沙棘產業與國際接軌,提升其在全球沙棘產業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據悉,中國阿勒泰大果沙棘專家委員會首批匯集了食品工程專家馬永昆教授、天然產物研究專家鄧正濤教授等權威學者。現場簽署的《沙棘黃酮提取工藝優化》《沙棘籽油微膠囊化技術開發》等5項技術轉化協議,有望把沙棘果出油率從12%提升至18%。
會議期間,來自中北大學、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就沙棘深度開發、醫藥應用等議題展開研討。現場簽署了阿勒泰大果沙棘地方標準制定等多項合作協議,并對在阿勒泰大果沙棘產業推廣和發展中表現突出的推廣人員進行授牌。
當日還啟動了“520沙棘種植公益行動”,旨在通過生態修復與產業扶貧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讓荒漠變綠洲、讓綠洲成金山”的目標。地區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許建彬說:“這一行動既是對生態保護的承諾,又是對邊疆群眾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撐。”
阿勒泰地區融媒體中心記者:胡俊秀 代維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