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5月11日刊登題為《中美戰略對峙下 特朗普2.0肆意出牌 臺灣成待價而沽籌碼》的文章。文章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第二任期高舉孤立主義旗幟,美國“棄臺論”等聲浪也日益高漲。受訪學者認為,特朗普不會輕易放棄臺灣這個關鍵籌碼,但必然會要臺灣支付更多“保護費”。文章指出,臺灣此前曾被英國《經濟學人》周刊形容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督洕鷮W人》文章日前再度提出,隨著北京持續對臺施壓、美國威嚇力逐漸喪失,特朗普為了避免與中國大陸沖突,可能選擇讓臺灣逐步落入大陸勢力范圍,甚至與北京達成實質等同于放棄臺灣的協議。這段分析被不少臺灣媒體解讀為對美國“棄臺論”的警告。
特朗普(資料圖)
當地時間5月12日,特朗普在中美關稅談判后首次發聲,內容無非是炫耀自己的政績。不過這種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然后自己再解決這些“問題”,居然也被算是政績。但特朗普在談話期間突然說到中美關稅談判成果將有利于中國的“統一與和平”,瞬間引發了人們的高度關注。特朗普的原話是:“我認為,這對中國來說會很棒,對我們也很棒,也將對統一與和平很棒?!碧乩势者@句話多少有些“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意味,直接把臺灣民進黨當局嚇夠嗆,很快便在13日進行了回應。
隨后,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中央社”等臺媒紛紛以“特朗普突提‘統一與和平’”為題予以報道。其中,中時新聞網還分析了一通,稱特朗普“unification”一詞有“統一、一致和聯合”之意,但最直接翻譯為“統一”,還說尚不清楚特朗普此言是念的發言稿,還是即興發揮。面對各種猜測,臺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辦公室發言人郭雅慧13日聲稱,美方已經作出澄清,按照臺當局方面目前掌握的情況,中美經貿磋商過程中并未涉及臺灣相關議題。她還稱,賴清德當局將“持續掌握情勢、穩健應對挑戰”。
當下,美國對臺灣地區也有很強的依賴性,因為臺灣地區供應美國90%以上的尖端芯片,美國也需要擺脫對臺灣地區的依賴。尖端芯片無疑是“戰略必需品”,美國也在尋求和臺灣“脫鉤”,辦法是要求臺灣地區在美國設廠,尤其是美國國防所需的軍用芯片必須在美國設廠,而臺灣地區的“臺積電”也的確在美國進行巨額投資,芯片代工廠一個接一個的開張。但是,臺灣也擔心美國一旦在芯片方面達到“獨立”和“自給”,臺灣地區也就喪失了“芯片王國”的地位,隨時可能被美國拋棄,因此必須繼續把最尖端芯片的研發和生產保留在臺灣。
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5月19日在瑞士日內瓦開幕。大會作出決定,拒絕將個別成員國提出的所謂“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提案納入大會議程。這已經是連續第9年世衛大會拒絕涉臺提案。這只是賴清德當局新一輪“外交敗仗”的開始,就在中美關稅協議達成后,海地、圣盧西亞等臺灣 “邦交國” 官員現身北京參加中拉論壇,釋放出 “棄臺投陸” 的明確信號。這種趨勢與大陸持續通過外交斡旋壓縮 “臺獨” 空間,同時以經濟合作爭取國際支持中國統一相吻合。
特朗普(資料圖)
但臺當局顯然搞錯了一件事,那就是臺海問題屬于中國的內政,眼下不管是從經濟角度還是從軍事角度,大陸在臺海問題上握有絕對的主動權。任何試圖分裂祖國、挾洋自重的行為必遭雷霆重擊;與此同時,任何想要借臺海問題,從中國大陸牟利,想要干涉中國內政的外部勢力,也不會有好下場。換句話說,不管美國怎么想、怎么做,他們都無法在臺海問題上要挾中國,更不可能把臺灣地區當成一個可以跟中國大陸談判的籌碼,來實現自己的利益。
特朗普(資料圖)
當前,中國大陸持續強化反“獨”促統力度,并在西太平洋地區從軍事和經濟兩個層面建立起了完整和有效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體系。美債迎來新一輪的拋售潮,美國金融體系面臨崩潰的風險,特朗普拋出統一論,顯然是想試探在涉臺問題上“交易”的可能性,以換取美國所需利益。比如,讓大陸增持美債或停止拋售美債。這表明臺當局是美方隨時可棄“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