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郴州5月21日電(魯毅 譚利炳 譚虹霓)“這桿‘公平秤’,稱的是良心,量的是民心!”在湖南郴州安仁縣紅太陽商貿城,有市民舉著貼有精準計量標識的手機,向市場監督員展示剛買的青菜。
針對市場缺斤短兩頑疾,安仁縣紀委監委推動市場監管部門為千余部手機貼上精準計量標識,同時成立專項督查組開展農貿市場突擊檢查。這個被群眾稱為“手機砝碼”的創新舉措,正是湖南郴州安仁縣以“小切口監督”破解民生難題的生動縮影。
安仁縣紀委監委推動縣市場監管局開展“手機變砝碼”行動,為市民手機貼上計量標識。安仁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安仁縣聚焦群眾身邊“可視可感可及”的關鍵小事,將監督力量注入田間地頭、校園餐桌、鄉村車間,用精準監督的“繡花針”穿起民生保障的“千條線”,在湘南大地勾勒出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新圖景。
今年3月,安平鎮樟橋村村民望著因電排功率不足而用水告急的300余畝農田心急如焚。縣委巡察組在走訪中捕捉到這一民生痛點,立即啟動“立行立改”機制,聯合農業、水利部門整改,7天內完成電排功率從7.5千瓦到18.5千瓦的升級改造。
監督的溫度,同樣浸潤在校園食堂升騰的熱氣里。食堂用餐期間,學校食堂總會出現幾位“特殊食客”——縣紀委監委干部與學生們同桌共餐,通過全程體驗取餐流程、檢查后廚衛生、收集學生意見,推動解決餐具消毒不達標、就餐環境待改進等問題62個。一套“監督-交辦-整改-反饋”的閉環機制,讓校園餐安全放心。
安仁縣紀委監委對校園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安仁縣委宣傳部 供圖
監督的力度,在鄉村振興一線轉化為致富的動能。永樂江鎮皓浩電子車間里,60余名工人正熟練組裝產品。“政策獎補到位,培訓送技上門,生產線運轉很好!”經理張麗娥由衷地感慨。聚焦151家就業幫扶車間的政策落實,安仁縣紀委監委嚴查補貼發放、用工培訓等環節,推動職能部門開展技術培訓300余期,輸送勞動力4173人,其中脫貧群眾732人。村民周源蘭邊干活邊說道:“家門口上班,顧家掙錢兩不誤,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而在承坪鄉雙溪村的千畝枳殼基地內,村支書李外華望著長勢喜人的果樹滿臉笑容。數月前,干旱導致果樹萎蔫,安仁縣紀委監委立即督促氣象部門定制《氣象與中藥材生產》服務專報,協調完善水電設施。同時,安仁縣推動建立“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引進深加工企業7家,打造出年產值超9億元的枳殼產業鏈。
從農貿市場的“一秤一碼”到田間地頭的“一渠一閘”,從校園食堂的“一餐一飯”到鄉村車間的“一環一鏈”,安仁縣用監督之力破題民生關切,在實踐中構建起“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的治理閉環。(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