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南腹地的桂陽縣,一所小學以創新德育實踐悄然書寫著育人新篇章。桂陽縣龍潭小學緊扣新時代育人目標,以“六禮六節”德育體系為軸心,將儀式感召、活動浸潤、動態評價深度融合,構建起“潤美育人”特色品牌。
從入學禮到畢業禮,從藝術節到勞動實踐,從量化細則到榜樣引領,學校以階梯式成長路徑培根鑄魂,讓“愛己愛人”的種子生根發芽,讓“愛黨愛國”的情懷拔節生長。今年3月,該校獲評“郴州市養成教育示范校”,成為區域德育創新的亮眼名片。
在龍潭小學的德育圖譜中,“六禮”教育如同一條縱貫六年的成長軸線,以儀式為筆,在時光卷軸上繪制出清晰的育人坐標。
學校創新構建“一禮一目標,六年六蛻變”的德育框架:一年級新生在“入學禮”中學習規矩禮儀,二年級少先隊員在“入隊禮”中感悟集體榮譽,三年級通過“自立禮”培養獨立品格,四年級“成長禮”傳承尊師美德,五年級“感恩禮”厚植家鄉情懷,六年級“畢業禮”升華家國擔當。這種螺旋上升的育人設計,實現了從“愛己愛人”到“愛黨愛國”的價值觀進階。
更具匠心的是,每個禮儀活動均融入“六懂六愛”教育目標。如在五年級感恩禮中,學生需完成“走訪家鄉非遺傳承人”“設計家鄉文化名片”等實踐作業,將抽象的情感轉化為具體行動。
如果說“六禮”是成長的坐標,那么“六節”就是綻放的舞臺。桂陽龍潭小學深諳“五育融合”之道,將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等六大主題節日打造為素質教育的全景平臺,更創造性融入紅色基因與傳統文化精髓。
教育的美好,既需要情懷的溫度,更離不開科學的尺度。龍潭小學創新構建“七美維度”評價體系,將“德、智、體、美、勞、心、護”細化為33項可量化指標,形成獨具特色的《潤美少年成長手冊》。
班主任通過“日觀察、周反饋、月診斷”跟蹤發展軌跡,學生利用“自評卡”培養反思能力,見證蛻變歷程。學期末的“潤美少年”評選,既是對卓越者的褒獎,更是對全體學生的激勵。
從禮儀教育的“入心”到實踐活動的“走心”,從多元評價的“匠心”到五育融合的“潤心”,桂陽縣龍潭小學用“六禮六節”搭建起立體化育人網絡。在這里,養成教育不再是刻板的規訓,而是化作滋潤童心的甘露;德育創新不止于形式的熱鬧,更追求生命的真實成長。
站在“郴州市養成教育示范校”的新起點,這所湘南名校正以更堅定的步伐,在立德樹人的征程上續寫新時代的育人華章,讓每顆童心在“潤美”教育的滋養中,綻放出屬于這個時代的最美光華。(圖片由黃啟軍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