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7年后,“流浪大師”沈巍又被發現重現街頭撿垃圾。
剃掉長發、以夏日裝扮重現互聯網的沈巍或許看著有點陌生,如果我放出這張冬季皮膚,你一定會恍然大悟:原來是你小子啊!
2018年流浪大師沈巍爆火互聯網,人們沒想到一個乞丐居然出口成章。
左手《左傳》、右手《尚書》,不僅引經據典、而且針砭時弊,甚至還帶活了一句古文:「善始者眾,善終者寡」。
沈巍經歷了一夜爆火、巔峰期打賞收入超200萬、又被“粉絲”以各種名義借完后,如今再度浪跡街頭從垃圾堆里找三餐。
7年過去有些東西沒變,比如沈巍依然淡定,對著鏡頭解釋自己不是流浪、這叫支持地球環保;
如果真要說有啥不同,嗅著味來的蒼蠅倒是越來越多了。
說實話,看到沈巍的現狀我真心疼。
心疼的倒不是他在撿垃圾,而是身邊圍繞的都是垃圾。7年前流浪時好歹還被一群美女環繞蹭流量;
如今沈巍流量低了、美女掉頭就走,反而被一群花枝招展的大娘纏上來。
于是你能看到21世紀的互聯網奇觀,在自詡保守的中國社會,這群年逾50年的大娘搔首弄姿,只為和流浪大師來一段露水情緣。
有人緊緊摟住大師只為獻上真情一吻、有人為了流浪瘋狂整小劇本,把沈巍當猴耍。
最荒唐時甚至上演了“三女爭一夫”的橋段。
擱平常大師也就忍了,但某位為了蹭流量居然恬不知恥謊稱是“沈夫人”。這沈巍不能忍,眼前人像蒼蠅般趕不走,逼得沈巍自摔手機以正視聽。
也不止被大媽圍著發春、沈巍自帶的流量當然還吸引來互聯網第二類奇行種:逼捐俠;
這位老哥已經50多了,卻執意下跪認師、究竟意欲何為?
老哥手上拿的黃牌早已說明來意:奔赴千里、當然是找你借錢來了!
面對發春怪、逼捐俠的胡攪蠻纏,沈巍倒是很淡定。他不拒絕也不驅趕、就這么冷冷地看著這些玩意上躥下跳;
只有一次發飆是有人冒認“沈夫人”;
拿他沈巍賺錢可以、但拿他沈巍騙錢、不行。
中文互聯網上曾有兩位以“犀利哥”形象走紅的乞丐。
第一位犀利哥流浪純屬沒辦法,他是個精神病人。走紅后被家人接回家也就消失于江湖了。
而“流浪大師沈巍”,更像金庸小說里的丐幫弟子。
他是上海本地人、曾經有份公務員的正經工作;即使因病退崗,每月也有2000塊保障金,說實話真不至于流浪街頭撿垃圾吃。
關于撿垃圾,他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觀。
撿垃圾不是流浪漢,這是在為垃圾分類盡份力;流浪不是生活所迫,這單純是種人生選擇;
如果沒有互聯網,沈巍會平靜地度過一生,可他被網絡捕捉了。
人們驚嘆于他外表與內里的反差、更想不通一個上海本地人咋會落到這種地步、可即使人生滑落谷底,他居然毫不焦慮?
這種人當然是先天互聯網圣體。
于是網友借他發表對階層固化的不滿,質疑“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有人擺出中國社會“尊師重道”儒家傳統,強烈要求要還大師以體面;
更有人要把他推上“民間大師”的舞臺,他的名言被傳頌、他的思想被銘記、恨不得下一年“感動中國”就選他。
于是,沈巍被“民意”裹挾著剃掉了臟污的長發、換下了板結的衣物。他開通了賬號、裝扮成一個生活中體面的知識分子形象,開始正兒八經做個文化大師。
如果當初沈巍真能起家,應該就沒如今的董宇輝啥事了;
這被民意所裹挾的大師,為何消失了呢?
一個非常諷刺的事實是,沈巍是否是大師,取決于他是不是流浪漢。
看沈巍的個人賬號你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他穿的越干凈、點贊量越少;他越蓬頭垢面、反而評論區都在鳴不平:世道壞了、大師居然也流浪。
如果不是再度流浪街頭,沈巍不會在互聯網激起一絲水花;
可當他又站在垃圾桶前發表意見,人們再度豎起大拇哥:還得是大師,真有意思!
沈巍的文化水平與他外表的臟污成正比;
沈巍的名聲待遇與他究竟能多糟踐自己成正相關。
記得古希臘也有位住在桶里的大哲學家,名喚第歐根尼,后世以“犬儒主義”總結他的哲學思想。
古希臘人佩服第歐根尼拋棄世俗享受、選擇住在狗窩里的人生選擇;
而現代蠢人們則直接以“狗窩”作為評價大師的標準:你都不住狗窩還想當大師?
按照這邏輯,民間大師們想起號其實很簡單:也找個垃圾堆前發表高見就行;
如果想收獲同款潑天流量,就得苦苦自己、學著沈巍一樣在垃圾桶里翻垃圾吃了。
對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鬧劇,沈巍一直很淡定:他清楚知道自己就是個被互聯網選中的玩意。
所以拍他的蒼蠅們,他不驅趕、也不回避、甚至有問必答,因為他知道蒼蠅是趕不走的。
等到熱度退了、蒼蠅們聞不到味了、自己也就走了。
說實話,這篇文章我寫的相當難受、視頻看多了甚至忍不住干嘔,因為實在是太臟了。我真的沒辦法接受一個文明人以如此臟污的形象出現在鏡頭前。
記得前幾年沈巍剛走紅時,不少賬號拿他當互聯網蒼蠅的對立面。
其實我倒佩服這群想蹭流量、甚至直接親嘴的大娘還真是個狠人,這大夏天的該多味兒啊;
當然我不是在佩服大娘“有毅力”,而是驚嘆于互聯網對人性的改變之深。
這群圍繞沈巍蹭流量的都是年過半百、知識水平欠佳的普通大爺大娘。但你仔細觀察他們并不是簡單懟臉拍個視頻;
無論是火辣親吻的大娘、還是故意吵架斗嘴搞小劇本的大姐,她們都明白流量密碼得有沖突;
再到這位下跪借錢的大哥,他的“借錢”甚至都是人設。為了豐滿人設起號成功、大爺可以夜里睡橋洞、白天下跪四處借錢,只要能賺錢哪管什么尊嚴。
大爺大媽看似是小丑、實則是極其理性的戰略思維、與超強的執行力,沈巍只是他們捕捉熱點的其中一站,等到流量耗盡、他們保準比誰跑得都快。
只是這樣更顯悲哀;
有人不想要錢卻成為流量的玩具;
有人一心賺錢不惜當眾表演小丑。
而這出人間鬧劇甚至只因為一個巧合:有人隨手拍了個沈巍的視頻發上網。
這時代,從街頭流浪漢到萬人吹捧的“國民大師”只需一夜;
而從大師重歸流浪漢,取決于他何時被騙光所有錢。
突然想起沈巍剛走紅時的那句名言“善始者眾,善終者寡”。
古人拿這這句話警醒后世:人做事得善始善終。能開個好頭的人很多,能結束個好尾的人卻太少。
沈巍撿垃圾,因為他覺得這世界上有太多好東西被隨手丟棄了。
這“好東西”有實際的物品、更有那些看不見的人性。
從這角度來說,沈巍還真是個流浪大師。
他像一面鏡子照出了這世間的丑惡、更照出了從人滑落到畜生,可以有多簡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