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第十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晚會在上海文化廣場隆重舉行。
上海京劇院藍天以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一角成功“摘梅”,位列榜首!
這也是上京第11朵梅花!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它表彰了獲獎演員杰出的藝術表現力,也是每位演員都向往獲得的至高榮譽。“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獎既飽含對藝術事業執著追求的寓意,也有著對努力付出所取得成果的肯定和鼓勵。
藍天
一級演員
工老生,宗余派
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第六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師從張少春、關松安、童強、童祥苓、王代成、王云樵、倪海天、陳志清、李光、計鎮華、黃小午等。擅演劇目有《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四郎探母》《定軍山·陽平關》《戰太平》《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昆劇《長生殿·酒樓》《邯鄲記》《潘金蓮》,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龍潭英杰》《母親》《紅高粱》等。曾獲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第七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榜首)、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折子戲評比展演“優秀表演獎”以及2012上海優秀文藝工作者稱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旗下國際劇協頒發“Music Theatre NOW”殊榮及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入選第六屆“上海文學藝術獎”之“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2017年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主演的昆曲《邯鄲記》獲2017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作重點扶持劇目,京劇《紅高粱》獲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藍天扮相英武,嗓音清亮,文戲如松風竹韻,武戲似雷霆萬鈞。作為第六代“楊子榮”,他在京劇《智取威虎山》中以精湛表演詮釋英雄本色,讓紅色經典綻放時代華彩。賡續傳統,守正創新,他以赤子之心守護國粹精髓,以開拓之志續寫余派新篇。
藍天出生于戲曲之家,父母都是戲曲演員。父親本不想讓孩子學戲曲,可發現藍天音準很好,唱腔一學就會,還頗有味道,這才讓藍天踏上了學戲之路。
作為歷經幾十年歲月打磨的紅色保留劇目,《智取威虎山》見證了藍天一路以來的成長。從五歲時聽到《智取威虎山》的錄音帶,學唱第一段京劇,到獲得童祥苓老師的親授,成為上海京劇院第六代“楊子榮”的扮演者,再到此次“摘梅”,藍天說:“《智取威虎山》早已成為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十年磨一劍”。近十多年來,藍天主演《智取威虎山》百場有余,當中經歷過在演出時右腿粉碎性骨折,但藍天仍咬著牙堅持到演出結束,“不能讓英雄楊子榮倒下”。這次備戰梅花,藍天謹記童祥苓老師“練好基本功”的囑托,穩扎穩打,精益求精,以精湛的技藝和飽滿的藝術熱情呈現出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
在頒獎典禮現場,當主持人問藍天獲獎感言之時,藍天以《智取威虎山》選段“今日痛飲慶功酒”,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梅花綻放,正是慶功之時。而對于藍天而言,這也是個新的開始。正如唱詞中所唱:“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
非常榮幸能在“阿拉”上海拿到梅花獎,我感到非常激動。這是一份這份榮譽,更是一份鼓勵。這份榮譽不屬于我個人,而是屬于《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的原型楊京貴,屬于童祥苓老師,屬于上海京劇院所有的演職人員,更屬于觀眾。
過去我演戲,是為了圓自己的戲曲夢。但在全國巡演《智取威虎山》《紅高粱》《龍潭英杰》等紅色劇目之時,我感受到了觀眾們對這些劇目的喜愛,作為文藝工作者,我有了一個更大的夢想:我想把我們優秀的中國故事,我們的文化自信,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將繼續努力!
——藍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