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改編自貓膩同名小說的沉浸式話劇《慶余年》在上海星空間·72號神廟劇場開啟駐場演出。該劇首次將原著中影視化后未播的劇情從“山谷狙殺”開始搬上舞臺,以沉浸式劇場的獨特語言,將大劇場體量的權謀史詩濃縮于方寸之間。從演員的肢體訓練到舞臺裝置的精密設計,從劇本的結構重塑到多媒體的沉浸敘事,主創團隊在小劇場內構建出一個磅礴的武俠宇宙。
演出劇照
《慶余年》由很難滿意戲劇工作室歷時十個月打造,并非對原著的簡單復刻。劇本選取影視未涉及的“山谷狙殺”“家宴”“大東山之戰”等篇章,聚焦范閑身陷朝野夾縫的生死時刻,八名演員分飾二十余個角色,將生存與犧牲、忠誠與背叛、家國天下的權謀轉化為可觸摸的劇場體驗。
導演滿頂與伊斯卡爾·艾賽提要求演員不僅需要精準掌握臺詞與動作,更需從“形似”蛻變為“神似”。在編舞侯瑩、肢體指導牛懷豫和武術指導黃周的帶領下,演員們訓練初期,每日四小時的基礎體能訓練強化核心力量;中期引入沙袋負重,提升肌肉控制力;到了后期,動作與情感的深度融合成為關鍵。主演譚祖宏回憶道:“十個月后,肌肉記憶已讓身體自然流動,每一個動作都像是角色本能的反應。”
演出劇照
“山谷狙殺”是整部劇的高光場景之一。演員需在直徑不足五米的舞臺區域內完成貼身搏殺、冷兵器交鋒與高空躍下的連貫動作。沒有替身,沒有剪輯,全憑實打實的肢體張力。為模擬真實戰斗的緊迫感,編舞團隊要求演員在負重狀態下完成翻滾與閃避。二皇子與言冰云的扮演者沈浩然說:“最后一幕刺殺戲拍完,痛感反而讓表演更真實——那是角色在絕境中的本能反應。”
從觀眾角度,在“海陸空追擊”段落中,刺客如鬼魅般從立柱后閃現,刀光劍影在投影與實景的交織中虛實難辨。觀眾席被舞臺包圍,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不同勢力在耳邊低語。在“五竹覺醒”這一段落中,劇場驟然陷入一片漆黑。下一秒,五竹的身影如一道銀色閃電撕裂黑暗——他的戰衣并非傳統武俠中的粗布麻衫,而是一套充滿未來科技感的金屬質感裝甲,在運動中劃出彗尾般的殘影。觀眾仿佛目睹了一個來自未來的殺戮機器,正以絕對理性的姿態碾壓這個武俠世界的法則。
原標題:《沉浸式話劇《慶余年》在滬駐演,體驗影視劇中未播的劇情》
欄目編輯:沈毓燁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吳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