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華人網消息:隨著氣溫回暖,一種名為“Takahashia Japonica”的外來害蟲再度在意大利米蘭及周邊地區被發現,引發地方政府的高度警惕。該蟲種原產于亞洲,是一種會寄生于植物上的盾蚧類害蟲,因其特殊的“棉絮狀白色卵囊”而被稱作“日本高橋蚧”或“棉毛蚧”。米蘭市政府已啟動針對市民的宣傳與預警機制,呼吁居民發現害蟲時立即通過指定渠道上報,以配合城市范圍的蟲害分布圖繪制和防治計劃。
米蘭市政廳表示,自春季開始以來,Takashia Japonica的蹤跡已在多個城市公園中出現,其卵囊呈白色圓形,質地堅韌、帶有蠟質保護層,具有極強的抗風雨能力,一旦附著在植物枝干上,僅能通過修剪受感染枝條的方式物理清除,常規農藥暫無法有效應對。
這種害蟲自2017年首次在歐洲被發現以來,近年來在米蘭地區呈擴散之勢。盡管目前為止,它尚未對人類和動物構成直接威脅,且未有足夠證據證明會導致整株植物死亡,但根據倫巴第大區植物保護局的觀察,其大量寄生時可引發局部枝條干枯,從而影響植物生長活力。
由于目前意大利尚無專門針對這一害蟲的立法或官方處理方案,防治行動亟需依賴居民的協作。市政府特別提醒:切勿私自砍伐或破壞帶有卵囊的枝條,以免引起更大范圍的擴散或傷害植物組織。正確的做法是通過“Comuni-Chiamo”App等官方渠道向市政園林或生態辦公室報告,由專業人員介入處理。
不僅米蘭市區,鄰近的Rho市也通報了類似蟲害情況。Rho市生態辦發布通告稱,截至目前已在市內六個區域發現日本高橋蚧活動,包括Via Leopardi公園、Via Aldo Moro綠地、Via Mazzo地段、Via Marsala花園、Via XXV Aprile及Via Grandi等。另有零星通報來自Terrazzano與Lucernate兩地。目前,當地政府正根據自2024年以來積累的蟲害案例及市民舉報記錄進行實地巡視與編號管理,評估蟲害發展態勢。
市政府特別強調,本次應對蟲害的核心是“科學監測、精準控制、公眾配合”,在沒有有效化學手段之前,建立完善的城市蟲害分布圖是制定防控策略的關鍵前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