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wǎng)5月22日訊 邛崍,江山如畫,天府南來第一州。
邛崍,位于龍門山南段,是全球36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之一,也是成都市生物多樣性資源最為富足的區(qū)域之一。
山丘壩并存,河流水系縱橫,山脈綿延疊翠,為邛崍市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
森林面積約102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49.31%,森林蓄積量450萬立方米。
全市已記錄植物188科2965種,其中紅豆杉、珙桐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6種;已記錄動物190科775種,其中烏雕、毛冠鹿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1種。
讓我們一起走進在這個奇妙世界。
珙桐: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一級中的珍品,因其花形(兩個白色的苞片加中間的頭狀花序)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中國鴿子樹”。
南方紅豆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樹形高大(可達30米),觀賞價值高,在《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于易危(VU),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傘花木: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無患子科傘花木屬,雌雄異株,僅一種,特產中國,花木為第三紀殘遺于中國的特有單種屬植物。
香果樹: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一種高大的喬木,被世界著名植物學家威爾遜譽為“中國森林中最美麗動人的樹”。
梓葉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為我國特有的珍稀樹種,又為槭樹科槭屬中較原始的種類,對探討該科的系統(tǒng)演化及地理分布等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篦子三尖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紅豆杉科、三尖杉屬灌木。
彩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棲息在溫暖的河湖及沼澤附近,有時也會到稻田中活動。
黑鸛:國一級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鸛形目鸛科鸛屬鳥類,喜在沼澤和濕地上覓食魚、蛙、甲殼類和昆蟲等食物。
中華秋沙鴨: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的特有物種,有“鳥中大熊貓”之稱。
灰胸藪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雀形目噪鹛科藪鹛屬,是中國特有鳥種。它們分布范圍狹窄,全球活動范圍僅局限在我國西南,2025年3月2日,首次在我市被記錄。
棕背田雞: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秧雞科田雞屬,俗名黑尾苦惡鳥,中等體型,并具明顯栗色和近黑色的田雞。
邛崍多措并舉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提升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
加強制度體系建設
邛崍以林長制為抓手,壓實各級保護責任,建立市、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三級林長責任體系和村級“一長兩員”制度,設立各級林長565人、村級監(jiān)管員208人、村級護林員209人,實現(xiàn)生物多樣性保護屬地管理和網(wǎng)格化管理。
齊抓共管合力共護
發(fā)揮“林長辦+法院”“林長+檢察長”協(xié)作機制作用,聯(lián)合市公安局、市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市市場監(jiān)管局開展“清風行動”“春季護鳥行動”,嚴厲打擊涉野違法行為。
多維度營造保護場景
保護“一脈一帶九水多斑塊”的生態(tài)格局,劃定生態(tài)保護紅線11.62平方千米,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yōu)化。重點建設龍門山生物多樣性博覽園,集游憩、研學、觀光等功能業(yè)態(tài)為一體。創(chuàng)新打造國有林場自然科普教育微博館、螢火蟲微博物館等7處自然科普教育基地,營造生物多樣性體驗場景。著力古樹名木保護,打造2處古樹公園。
持續(xù)強化源頭治理
率先發(fā)布《關于劃定陸生野生動物禁獵期和禁獵區(qū)的通告》;大力開展“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等活動宣傳;有效實施野生動植物巡護、救助。
筑牢生態(tài)安全屏障
抓好森林防滅火,嚴格火源管控,強化防火宣傳教育和培訓演練,建成成都市龍門山森林草原防滅火教育實訓基地。切實做好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控,實行“鎮(zhèn)、村、組”三級網(wǎng)格化監(jiān)測管理模式。
讓我們攜手共進,用實際行動,共創(chuàng)更加綠色、和諧、美好的家園,賦能成都市域副中心建設,共筑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推動綠色發(fā)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來源:邛崍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