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是我國高等教育14個學科門類之一,是最大的學科門類,所包含的專業最多,高校開辦的專業點最多,擁有的在校生人數最多,畢業生人數最多,也是最受民眾喜愛的學科之一。在軟科發布的2024中國大學工科實力評級中,有50所高校上榜A檔,在這其中,南京工業大學位列其中,實力超越部分985、211高校,成為工科領域的佼佼者。
千禧世紀初,化工和建筑行業的兩所頂尖高校攜手合并,南京工業大學就此誕生。在20多年發展中,該校將這份“基因優勢”轉化為實打實的學科實力: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化學工程與技術獲評A等級,僅次于清華、浙大和天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拿下B+,妥妥的“雙非天花板”。更厲害的是,該校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要知道,全國僅有不到100 所高校擁有3個及以上ESI前1‰學科,其中大部分還是985院校。
而說到南京工業大學的“看家本領”,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所在的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化工領域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曾創造多個 “第一”:研發出全球首套陶瓷膜成套技術,讓我國在水處理領域打破國外壟斷;開發的新型催化材料,應用于煉油、化工等多個“卡脖子”環節。且化工學院崔朝亮教授團隊開發的“ECMO 專用 PMP 氣血交換膜”,ECMO作為重癥醫學領域的“救命神器”,其核心部件PMP氣血交換膜一直被國外長期壟斷。南京工業大學團隊的這一突破,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為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3年,南京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仲兆祥教授主持的“氣體凈化膜材料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支持。這是該學院首次獲得國家杰青項目資助,標志著改學院在自科基金立項上取得新突破。
除了在傳統工科領域的卓越表現,南京工業大學還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拓展新興工科領域。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等前沿領域,加大投入,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通過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學校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在新能源領域,該校的研究團隊致力于開發高效、環保的新能源技術,為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也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這個“唯學歷論”依然存在的時代,南京工業大學用實力證明:工科的世界,從來只認“真本事”。如果各位考生想在工科領域闖出一片天,這所雙非黑馬,或許就是大家的“逆襲起點”。
千禧世紀初,兩所化工和建筑行業頂尖高校合并,誕生了南京工業大學。學校聚焦化工特色,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我國高校化工領域創造多個“第一”,以及化工學院崔朝亮教授團隊成功開發的“ECMO(人工膜肺)專用PMP氣血交換膜”制備方法,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長期壟斷。近年來,學校在科研項目上取得耀眼成績。2023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仲兆祥教授主持的“氣體凈化膜材料及應用”項目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支持,這是學院首次獲得國家杰青項目資助,標志著學院在自科基金立項上取得新突破。獨特的工科魅力,讓這所工業強校在新世紀新征程中鯤鵬展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