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市校服采購“秒殺式”公示背后:家長無奈,監管失聲
蹊蹺的校服采購公告:公示與截止是同一時間
近日,山西省侯馬市多位家長反映,當地多所中小學在校服采購過程中存在嚴重程序違規問題,且校服采購過程中也未遵循采購文件執行。這一關鍵程序的缺失,直接導致了采購過程的不透明。招投標程序是保障采購公平性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吸引多家供應商參與競爭,通過公開、公正的比選,確保采購到性價比最高的產品。然而,侯馬市的學校卻繞開了這一重要環節,使得校服采購的決策過程失去了應有的監督和約束。
是“內定”供應商?還是弄虛作假,走形式主義?
經過調查發現,侯馬市截止目前有兩所學校發布的校服選購公告信息,信息發布時間與報名截止時間竟顯示為“同一時間”。侯馬市張村中心學校發布公告時間顯示為:2025年5月13日11:15:33秒,報名截止日期竟也是2025年5月13日11時15分33秒,公告時間竟不足1秒報名即顯示報名截止,侯馬市新田鄉中心學校也同樣是這樣,公告發布時間顯示為:2025年5月9日16時03分10秒,報名截止日期也是顯示同時間即報名截止了。這明顯違反臨汾市教育局與臨汾市市場監管局于聯合下發的臨教基[2024]24號文件:《關于做好“中小學校服互聯網管理平臺服務”應用工作的通知》)中“公示時間不得少于5個工作日”的規定。然而,以上兩所學校很明顯的不僅未履行招投標程序,甚至未達到基本公示時限要求。(附圖)
“先繳費后選購”:家長被迫為“指定廠商”買單
更令家長不解的是,部分學校存在“先收費、后采購”的異常操作。據了解,侯馬市澮濱小學2月份便向學生收取了2025年夏季校服費,5月6日發的夏季校服,然而在校服采購平臺上顯示截止5月23日停止付款,預計5月26日到貨,校服訂購廠家還未到貨,該校學生就早已經穿上了新校服,在采購平臺上,并未看到侯馬市澮濱學校發布2025年校服的采購公告。
據了解,侯馬市路西小學、中心街小學校服日前早已經發放,但尚未看到校服采購平臺上發布2025年校服采購公告信息,至于這些學校的校服是從哪里采購的,本想通過電話向校長了解,一些校長聽到是想了解校服采購的事情,就馬上掛斷了電話,所以未能了解到具體信息。
“校服款式、價格都沒得選,廠家和學校明顯早有協議。”一位家長質疑。調查中在采購平臺發現,所謂“選購”實為填寫學生身高體重信息,并無其他供應商選項。而該廠商的校服價格也明顯高于當地市場同類產品價格,而且平臺上顯示只提供6項質檢報告,而未按采購文件中規定需提供10項質檢而執行。
監管文件成“一紙空文”?教育局舉報電話成虛設
針對家長投訴,本報隨即聯系了侯馬市教育體育局。根據臨汾市教育局2025年4月16日發布的《關于受理“校園餐”、利用征訂教輔和購買校服謀利問題信訪舉報的公告》中舉報電話03574225009多次撥打熱線后,無人接聽。(附圖),本報又聯系了侯馬市教育體育局衛局長,同樣是被掛斷電話。在2025年校服采購問題,侯馬市教育系統,從局長到校長為何集體逃避失聲,實在耐人尋味。
山西侯馬市校服采購亂象,讓我們看到了采購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校服采購絕不是一件小事,它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的實現。教育部門和相關監管部門理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規范校服采購流程,加強監督和管理,保障家長的參與權和知情權,確保校服采購過程的公開、公平、公正,讓孩子們能夠穿上質量合格、價格合理、款式美觀的校服,讓教育回歸公平、透明的軌道。
當“5個工作日公示”的規定被一秒鐘取而代之,當家長知情權被“先繳費后選購”的套路踐踏,受損的不僅是程序正義,更是公眾對教育公平的信任。校服采購暴露的不僅是程序漏洞,更是監管惰性。校服采購亂象能否成為推動制度改革的契機?
截止發稿時,未接到侯馬市教育系統任何回復!本報將持續關注。
編輯:舒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