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在分成了兩派,一派對華強硬,他們主張對華打關稅戰,同時還要禁止中國獲取美國高端芯片與技術服務,而且還要求其他國家不能使用中國的芯片技術。
另一派則是溫和派,他們認為中國是世界工廠,美國離不開中國,美國不應該與中國打所謂的關稅戰,在高科技路線也應該開放與包容,因為所謂的限制并不能阻止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強大。正如巴菲特所說的,只有世界繁榮了,美國才能獲利!
美國國內的強硬派,則是以特朗普團隊為代表。其團隊推動對華加征145%的"對等關稅",覆蓋價值超5000億美元商品。其核心邏輯是通過提高進口壁壘迫使制造業回流美國,例如要求蘋果、特斯拉等企業將30%產能轉移至北美。但實際效果適得其反,因為對華關稅戰,已經讓美國受到了全方位的反噬。
特朗普團隊還認為,美國的高科技產業的技術,不應該給中國企業使用!還拉攏所謂的盟友對華展開技術限制,近期更是想要全球禁止使用中國先進的芯片技術。
與強硬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美國前財政部長耶倫、貿易代表戴琪以及巴菲特為代表的溫和派。他們承認中國崛起的事實,但主張通過“再掛鉤”而非“脫鉤”來管理競爭。
溫和派認為,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難以撼動。美國消費者每年購買大量中國商品,企業在中國市場賺取巨額利潤。完全“脫鉤”將導致美國GDP萎縮風險加劇,消費者承擔額外成本。因此,他們主張部分削減對華關稅,以緩解通脹壓力。
在科技領域,溫和派反對“技術鐵幕”。他們認為,技術封鎖無法阻止中國創新,反而會加速中國自主研發。正如中國在稀土管制、芯片領域取得的突破所示,外部壓力正在轉化為中國創新的動力。
事實上,這一次美國真要感謝中國!中美此前在日內瓦會議上達成的關稅短暫協議,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挽救了特朗普團隊,又拉了美國一次!
為什么這樣說呢?在中美日內瓦關稅協議簽訂之前,美國國內的情況可以說是十分糟糕。一方面是美國受到了關稅戰的嚴重反噬,導致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激增。由此導致美國國內出現了反特朗普聯盟,導致美國共和黨支持率下滑。
在協議達成前的2025年4月,美國核心通脹率已飆升至5.8%,其中中國商品漲價因素貢獻率達18%。沃爾瑪等零售商庫存周轉周期從30天延長至45天,部分電子產品、日用品貨架出現空置,嚴重影響美國人的生活。
協議簽訂前,特朗普全國支持率從年初44%驟降至38%,七個關鍵搖擺州支持率全部跌破50%。49%受訪民眾認為"經濟惡化將影響家庭未來一年生計",直接影響2026年中期選舉布局。
美國兩黨也再度撕裂,佛羅里達州長德桑蒂斯為首的"反特朗普聯盟"借機發難,要求重新評估對華政策。農業州因大豆出口暴跌發起集體訴訟,指控關稅政策違反美國相關法令。
特朗普團隊一看形勢不對,立馬對華降低了姿態!而前段時間,特朗普還揚言說想到中國來,這充分說明美國對華關稅戰,已經宣告失敗!哪怕90天之后繼續開啟關稅的下一輪談判,美國也是無牌可打。搞不好特朗普想到中國來,就是要說謝謝的,如果不是這一次緊急剎車,不知道美國國內還會糟糕成什么樣。
正如巴菲特所言:"試圖用政治柵欄鎖住算法流動,猶如用燭火對抗太陽"。美國對華政策兩派之爭,本質是"技術民族主義"與"競合理性"的路線博弈。
但不管是走哪一派的路線,美國無論是在關稅戰還是技術戰上,對華而言,已經喪失了勝算。現在是中國牢牢掌控了競爭的主動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