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本土原創精品舞劇《敦煌歸來》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區委宣傳部、深圳市光明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深圳華僑城文體產業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光明文化藝術中心聯合出品,深圳市光明區簽約文化名人胡沈員擔任制作人和總編導,深圳市光明區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
該舞劇成功入選中國文聯2024年重點創作目錄,2024年8月在深圳光明成功首演后,10月作為特邀委約作品亮相第23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廣受好評。2025年1月,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與深圳華僑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舉行全國巡演合作簽署發布會,由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擔綱本劇全國巡演的“獨家運營”,作為全國巡演第一站在深圳保利劇院成功演出。
隨著2025年全國巡演第四站的帷幕
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緩緩落下
深圳光明本土原創舞劇《敦煌歸來》
為期4個月
覆蓋深圳、福州、珠海、南寧
4座城市的9場巡演
迎來2025年開門紅
這部以敦煌文化為靈魂,將千年壁畫藝術與現代舞蹈語匯深度融合的作品,憑借超萬人次觀眾、以九成票房表現,通過藝術創新成功激活敦煌文化基因,在全國掀起“敦煌熱”,更成為光明區深耕文藝事業、打造“文化強區”的生動范本。
《敦煌歸來》以深圳為起點
開啟2025年度巡演征程
截至目前
舞劇已相繼登陸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珠海大劇院、南寧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等
城市文化地標
所到之處引起觀演熱潮
并引發社交媒體相關話題討論
社交媒體平臺好評如潮
作為“深圳·光明出品”的原創文藝精品,《敦煌歸來》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畫,作品以晚唐時期首批“敦煌信使團”為原型,演繹了一段關于家國和信念的傳奇往事。
作品由胡沈員領銜的深圳當代舞團歷時近兩年打磨創作,2025年巡演前夕,作品進一步做了調整和升級,新增“獻圖”篇章,全劇由“銘記、集結、追捕、啟程、虛驚、夜襲、英靈、絕境、信念、祈愿、獻圖、歸來”共十二個段落組成,進一步突破傳統舞種的界限,通過現代藝術手法重構傳統元素,引領觀眾走入傳統文化中的煙火人間。
作為深圳最年輕的行政區
光明區以“科技+文化”“科學+藝術”
雙輪驅動戰略為引領
將原創舞劇《敦煌歸來》
納入光明文藝創作重點工程
自項目啟動以來,光明區創新構建“政府搭臺、專業創作、市場運作”三位一體機制,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引進胡沈員工作室,構建“頭部藝術家引領+本土團隊協同”的創作矩陣,并提供場地、人才培養、宣傳推廣等全方位保障;積極推動與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華僑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揮文旅產業優勢,打通全國劇院巡演渠道。通過“政策鏈+資金鏈+人才鏈”三鏈融合模式,為文藝創作構建起新型生產關系,不斷提升深圳·光明原創的可持續文藝精品生產力。
由胡沈員領銜的深圳當代舞團落戶光明后投入該舞劇創作,經過高密度的創排,于2024年8月在深圳光明成功首演,作品成功入選中國文聯2024年重點創作目錄,同年10月作為唯一委約作品亮相第23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每場門票全部售罄,獲得了人氣與口碑的雙豐收,數據顯示自《敦煌歸來》面向市場以來,平均票房維持在90%左右,這一項項成果體現了“全鏈條”孵化模式的顯著成效,成為檢驗光明文化生產效能的標桿案例。
從壁畫到舞臺,這股“敦煌之風”,正從深圳吹向全國,這都得益于光明區以“政府主導、多元協同”的創新模式。無論從頂層設計的政策賦能到創作生態的精心培育,還是從科技與藝術的跨界共融到傳統文化IP的產業破局,全鏈條、系統性構建起傳統文化現代轉化的新范式,讓《敦煌歸來》的舞步從光明舞臺走向全國劇場,以破圈之勢印證新時代文藝精品的生長邏輯。
未來
光明區將以政策為筆、以文化為墨
在科學與藝術交織的土壤上
書寫著新時代文化強區的實踐答卷
內容來源:光明區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