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決打響。
年輕球迷可能會覺得,這組對決沒啥意思。
但如果你了解這尼克斯和步行者的歷史,這可太有活了,稱得上是跨越30多年的宿命對決了。
從1993到2000年,雙方在季后賽交手6次,包括4次東部決賽對決。
兩隊真正的恩怨,大概始于1994年東決G5。
雷吉-米勒在麥迪遜花園上演單節25分神跡,對著場邊的尼克斯死忠斯派克-李做出“鎖喉”挑釁,最終步行者搶七惜敗。
1995年首輪G1,米勒在最后18.7秒連得8分完成“米勒時刻”,成為“紐約公敵”。(步行者4-3復仇)
在法克吹楊之前,米勒才是紐約的“市長”。
2000年,步行者4-2淘汰尼克斯,終結后者最后一次尤因時代的冠軍希望...
時光悠悠,變的是雷吉-米勒早已西裝革履,不變的是,斯派克-李仍在場邊。
布倫森與哈利伯頓分別繼承尤因和米勒的衣缽。
去年半決賽,也干了七場...
同時也別忘了,這不只是籃球層面的交鋒,也是兩座城市氣質的較量。
這兩隊常年對抗的背后,也折射出的是紐約和印第安納的社會經濟文化差異。
為什么帝哥要一頓交代歷史背景?
今天,東決G1,哈里讓31年前的歷史重演了。
先看圖。
你不得不再次驚嘆,步行者的神奇。
也得感慨,“最被高估球員”哈利伯頓,有魔法。
本場,比賽尼克斯在末節發力一度取得17分的領先優勢,(7分24秒尼克斯108-92領先達到16分。)但是內史密斯在最后3分鐘內命中5記三分,哈利伯頓壓哨絕平拖入加時。
最終步行者通過加時賽138-135險勝尼克斯,取得系列賽開門紅。
場邊解說的雷吉-米勒,要不你簽個短合同?
如果從欣賞籃球的角度,這是一場好比賽。
不同再像昨天那樣,去討論哨音,去討論罰球。
東決的旋律是,你牛逼,你真有水平,你就把球投進去。打到加時賽,裁判輕易也不會響哨。
極致的對轟,酣暢淋漓的比賽,過癮!
哈利伯頓31分4籃板11助攻;內史密斯30分2蓋帽;西亞卡姆17分5籃板6助攻3搶斷;內姆布哈德15分4籃板4助攻。
邁爾斯-特納14分5籃板;麥康奈爾10分4籃板;馬瑟林9分3籃板;奧比-托平8分10籃板。
為何要擺這個技術統計?
告訴大家,步行者到底是一支怎樣的球隊,打得足夠團隊。
從尼克斯的角度,如果是這個比分,是拼不過對面的。
“種植園”必須要把比賽拖進泥潭里,打出一場“摔跤式”的比賽。
拼進攻?步行者不是針對誰,在座的都是...
如果季后賽打到這個階段,如果你還對卡萊爾的球隊不改變刻板印象的話,那屬實是不應該。
如果哈利伯頓作為大哥,他能維持今天這個進攻水平,步行者是有希望做到米勒當年沒做到的。
當一支進攻瘋狂的球隊,擁有紀律性、擁有打不死的韌性的時候,是很可怕的。
如錫伯杜賽后說的:
“面對步行者,你永遠不能放松警惕,沒有一次領先是安全的。”
一次逆轉是偶然,步行者是一次又一次。
今年季后賽下來,吸粉了吧?
這么打下去,沒吹楊什么事了,哈利伯頓得當紐約新市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