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賽第一戰:森林狼88-114雷霆
雖然比賽上半場森林狼依靠蘭德爾不講理的連續三分一度取得領先,但上半場9次失誤導致丟掉18分還是相當恐怖,足以看出本場比賽的節奏其實一直在雷霆掌控之中。
當狼隊主教練芬奇選擇相信前幾輪系列賽打出成功效果的陣容,反而正中雷霆大量協防以及對持球人干擾的下懷,一旦球隊進攻不順,便是拖垮狼隊防守的噩夢開始,雷霆得到從低迷的外圍手感中逐漸蘇醒,最終成功收下系列賽首勝。
比賽開始,森林狼利用雷霆讓霍姆格倫防守麥克丹尼爾斯的對位選擇,不斷利用掩護與堆積底線來清出麥克丹尼爾斯的單挑空間,開局的8-0便直接收到效果。
但戈貝爾在開局90秒內便領到兩犯的劣勢情況下,芬奇沒法把這位最好的護框人留在場上,被迫選擇使用前兩個系列賽打出出色表現的小球陣容,希望利用外圍威脅來解放球員的突破空間。
甚至是在第三節比賽中段,看到雷霆將四犯的霍姆格倫換下場之后,芬奇依然堅持換下戈貝爾,希望能夠讓狼隊的低迷進攻能夠重獲一線機會。
但森林狼陣中除了康利之外,球隊缺乏能夠穩定持球控制全場節奏的球員,如果要他們在等待機會的同時兼顧觀察防守指揮隊友,稍稍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而雷霆最擅長的制造失誤后的推快節奏,以及內外切換的迅速撲防,恰好能夠在此時發揮出價值。導致森林狼在尋找最佳機會時不斷擔心因為失誤而掉分,轉而被迫選擇很多快節奏的外圍出手,但是卻很難轉換成直接得分。
愛德華茲和蘭德爾二人扛起持球和組織責任,但是很難兼顧創造出手空間的機會;沃克、迪文琴佐本就不是擅長持球進攻的類型;里德面對禁區內縮防守,也很難用柔和手感找到終結機會。全隊中距離接應得分最關鍵的麥克丹尼爾斯因犯規麻煩很難留在場上時,其他3D的單一功能性面對雷霆的壓迫防守還是難有突破發揮,只能反復出手一些孤注一擲的外圍投射。
而選擇小球陣容在前兩輪系列賽沒有受到的懲罰,面對霍姆格倫和亞歷山大下半場逐漸恢復進攻狀態的情況下,不斷通過簡單的擋拆配合找到擊破口,連帶著雷霆的角色拼圖們也能夠更自信的完成外圍出手。
來來回回之間,芬奇本場比賽選擇小球陣容對拼進攻的策略,面對雷霆嚴密的防線還是沒有發揮出該有的效果。
雷霆在上一輪系列賽通過啟用下盤穩固的杰林來作為約基奇的防守對位人,有效的減緩了三屆MVP的進攻腳步。而本場比賽,戴格諾特則是啟用少有機會表現的肯里奇-威廉姆斯。
作為限制蘭德爾的最佳利器,厚實的身軀體型搭配上前鋒水平的橫移速度和對抗,導致蘭德爾很難執行自己最擅長的左路終結,導致森林狼在進攻端受到不小限制。再加上肯威在進攻端也能夠給予投射支援,瞬間讓森林狼的分差被拉開到兩位數。
當然,如果你看了森林狼本賽季的比賽,他們的特點還是很明顯的,這是一支依靠進攻帶動防守的球隊。當他們的進攻受限而混亂,持球人便會大量選擇單調而容易防守的投籃出手,回防速度和無球專注度也會隨之下降,陷入越輸越多的惡性循環之中。
在西決舞臺上,這樣的表現顯然是不太合適的,不過本場比賽還是能看出下半場森林狼陷入掙扎后,雙核心開始沉迷單打,或者是追求一對一的單點傳球選擇,結果便是在背框持球時不斷陷入雷霆圍剿而出現失誤,或者是直接讓對手得到轉換分數。
對比雷霆,先以防守為主再帶動進攻手感的模式相比,森林狼在耐心上確實還有一部分進步空間。
至于本輪系列賽的后續觀察,狼隊兩名核心在賽后都提到了關于降低當家球星持球時間的問題,但要達成這個目的,如何有效增加康利上場時間是一個關鍵選擇。作為全隊最好的高位發牌手,37歲的老將在體能上終究有限,但森林狼這輪系列賽卻是非常需要他的串聯貢獻。
另外一點,雖然判罰尺度引發不小爭議,但必須要說,這依舊是一輪以防守為主旋律的系列賽,狼隊教練芬奇需要給予戈貝爾足夠多的信任,圍繞他為核心設計更多的進攻戰術,不但能夠有效減少對手對持球人的包夾,也能降低進攻失誤率,提升投籃終結的品質。
系列賽第一場,輸掉客場并不至于完全絕望,相信森林狼能夠盡快找回狀態,不要辜負了我們對這一輪西決的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