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女士,42歲,最近幾個月陸續出現大便不成形,經常腹瀉,有時腹瀉有時又便秘的情況。因為經常看科普的緣故,她意識到自己這種情況很大可能有問題,雖然很害怕做腸鏡,但想了想還是鼓足勇氣去醫院預約了無痛腸鏡。
好在腸鏡檢查并沒有發現什么大問題,但確實發現了腸息肉,加上腸息肉并不是很大,所以現場醫生在征得秦女士家人同意后,便順勢將其切除了。
腸鏡結束后,看著手中的報告單,秦女士很是擔憂:
“網上的科普都說息肉的下一步就是腸癌,我這息肉現在就算切除了后面是不是還會長出來?后面會不會就發展成癌了?我才42歲啊!”
這種擔憂其實可以理解,也算是在情理之中,因為人人都害怕癌,但偏偏癌癥總是在不知不覺間找上門來。
事實上,發現腸息肉真不一定是壞事,甚至應該為此感到高興,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發現腸息肉,能更早治療,避免其進一步惡化甚至癌變
在腸鏡檢查時發現腸息肉,正常來說都會積極應對并治療,雖然有部分息肉是良性的,但也有一部分息肉有很大問題,發現后及早治療確實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其進一步惡化乃至癌變。
大部分腸息肉可能不會產生明顯不適癥狀,有一些較大的息肉或者位于結腸特定位置的息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便血、腹痛和腹部不適等癥狀,因此在臨床上絕大多數腸息肉都是偶然發現的。
胃腸道腫瘤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癥狀十分隱匿,很多腸癌沒有明顯癥狀,等到出現明顯癥狀時往往已經是晚期了。
有研究顯示,95%的大腸癌是一步步由腸息肉演變而來的,當然我們也不用因此過于擔心,因為從息肉進展到癌,時間跨度一般是5-10年,只要在這個時期發現息肉并治療,問題一般不是很大,怕就怕一直沒有發現息肉。
那么,哪些息肉危險性比較高呢?《中國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內鏡診治共識(2023)》建議:
長徑≥5mm的息肉,建議在內鏡下切除;
≤5mm的非腺瘤性息肉,進展成結直腸癌的可能性極低,尤其是在乙狀結腸和直腸的多發性息肉,如果活檢證實是非腺瘤性息肉,那么就無須切除;
如果是凹陷、扁平、鋸齒狀或者有絨毛成分的息肉,就算≤5mm,也建議切除。
還有就是從形態來看,比如外觀粗糙、有凹陷、扁平、潰瘍、出血或者壞死、星芒狀開口,這種惡變的可能性就很大,一定要切除。
最后是從病理方面來看,雖說只有5%的腺瘤性息肉會惡變成癌,但由于85-90%的結直腸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所以如果是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如何,都建議切除。
所以,查出腸息肉真不是什么壞事,畢竟從息肉到癌中間還有一段時間,我們早點發現息肉,就意味著能早點將癌扼殺在搖籃里,避免其進一步發展。
如果始終沒有發現息肉,一直就讓息肉在那里放任不管,說不定哪天就癌變了,等到癌變了再去懊惱后悔,很明顯已經遲了。
二、發現腸息肉后,能幫助我們提高重視
作為我國五大癌癥之一,結直腸癌一般發現就是中晚期,而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僅只有12%,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并治療的話,5年生存率可以高達90%。
常見的腸癌篩查方法有腸鏡、大便隱血、結腸CT成像、多靶點糞便DNA檢測等。而在眾多檢查中,腸鏡是公認的篩查腸癌的“金標準”。因為腸鏡可以直接觀察到結腸內部的情況,并及時發現和切除息肉。
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被腸息肉盯上的風險也會跟著增加,50歲以上普通人群中,腺瘤的檢出率高達25-30%。所以,40-74歲的人群,都是腸息肉和腸癌的重點篩查人群。
到這里,我們不得不再次感嘆查出腸息肉是好事,因為查出腸息肉會讓我們更加重視腸道健康,做好定期檢查工作,尤其是腸鏡檢查。
現實中很多人抗拒腸鏡檢查,一方面是覺得麻煩,一方面又覺得羞恥以及喝瀉藥比較痛苦。而當查出腸息肉后,會使得我們不得不去重視,哪怕很不情愿,最后也只能說服自己定期去做腸鏡,畢竟在這之前已經查出了息肉,再不去重視只能說明這個人太不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了。
三、發現腸息肉后,有助于我們提高重視預防
在沒有查出腸息肉前,大部分人都是隨心俗語,不僅不重視篩查,更是從來不注重預防。發現腸息肉后,不僅在告誡我們要重視篩查,更在提醒我們要重視預防。
在預防方面,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比如要少吃高脂肪食物,因為高脂飲食可產生大量膽酸,其在進入腸道后膽汁酸代謝產物是一個致息肉甚至致癌的因素,因此平時就要注意避免肉類、油炸食品和動物內臟等高脂食物。
又比如要少吃加工肉類,因為這類食物往往含有大量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這類物質會和細菌發生反應并生成強致癌物亞硝胺,在腸道內可轉化成致癌物質,常見的加工肉類食物有香腸、熱狗和培根等。
另外,在沒有查出腸息肉前,我們可能對于一些癥狀根本不在意,比如血便、大便性狀改變、大便習慣改變等等,會以為是“吃壞了肚子”導致的,不放在心上,殊不知這些都是危險信號。
而在發現腸息肉后,因為有了此前的經驗教訓,我們往往會更加重視這些反常癥狀,多重視自然是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