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斷特朗普電話之后,普京立馬派人向中方交底,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特朗普的“離間計”為何無法生效?
美俄領導人日前再度進行通話,氛圍可謂十分融洽,按照俄新社的描述,特朗普與普京兩個人“誰都不想掛掉電話”。但這次長達兩個小時的通話結束之后,雙方并未公布多少可以稱之為“成果”的內容,實際上沒有取得任何有意義的突破,俄烏沖突的走向預計還是老樣子。不過普京對局勢的判斷不可謂不敏銳,在掛斷特朗普電話后,立馬就派人向中方通報所有情況。
俄副外長安德烈·魯登科表示,中俄兩國就所有涉及兩國國家利益的問題保持定期對話,這次美俄通話的內容俄方也將通過這一渠道告知中方,不會“隱瞞任何事情”。從中不難發現,現在俄方的對華態度非常坦誠,沒因為特朗普主動做出讓步就三心二意。也正是因為俄方這樣小心翼翼地維護著中俄關系,特朗普的“離間計”才始終無法生效。
自上臺以來,特朗普一改拜登時期敵視、封鎖俄羅斯的政策,轉而主動選擇與俄羅斯“破鏡重圓”,以至于烏克蘭、歐洲一度擔心特朗普要私下與普京媾和。特朗普本人也毫不掩飾其對俄立場,聲稱自己從歷史中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讓中國和俄羅斯走到一起去”。不難發現,他這一系列舉動其實就是奔著破壞中俄關系來的,想要以美俄關系緩和來離間中俄關系。
他的目的不難理解。以美國目前的實力,只能在中、俄、歐三方里選擇一個加強雙邊關系,沒辦法同時選擇兩個。拜登選擇了歐盟,這間接促成中俄關系的進一步升溫、中國獲得了一個穩定的資源供應國,其遏華戰略更難推進下去。而特朗普上臺后同時對中國與歐盟加征關稅,看似是要選擇俄羅斯當美國的“海外盟友”,以“拆散”中俄的方式來增大中國面臨的地緣政治壓力。
但他一來沒有在俄方最關心的俄烏沖突上徹底“倒戈”,二來特朗普的任期只有四年時間,他對俄許下的承諾有效期恐怕也就是四年。特朗普可以不考慮四年之后的事,但普京不能不考慮。因此特朗普上臺以來,雖然普京以較為積極的態度積極與美方溝通,但是他從來都沒有遵從特朗普的暗示破壞中俄關系,反而花了更大力氣加強中俄戰略互信與合作。
實事求是的講,普京這一決策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首先,中俄互信不能只是口頭上說說,必須得輔之以行動來證明。如果俄方把美俄通話的內容藏著掖著、不讓中方知道,往小了說會誤導中方對俄烏沖突的判斷,往大了說就是有意瞞著中方,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其次,中方與美方究竟哪個更可信、哪個更公正,普京應該心里有數。特朗普的政治信譽早就被消耗干凈了,指望他履約著實不太現實。
因此可以看到,普京一直對特朗普的拉攏十分警惕,每次美俄通話和談判之后,俄方總要通過多種渠道將內容告知給中方,而且級別往往都不低。舉例來說,第一次美俄通話在2月中旬舉行,不久后俄外長拉夫羅夫便借著參加G20外長會的機會,將情況通報給了王毅外長。
正如中俄在最新聯合聲明里強調的那樣,兩國關系具有獨特戰略價值和強大內生動力,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并將共同抵制任何干擾破壞中俄傳統友誼和深度互信的圖謀。這番話是說給誰聽的,“離間計”已經失敗的特朗普最好心里有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