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9日,埃及一架軍用飛機因技術故障墜毀,兩名飛行員遇難。因為一開始傳出了“教練機失事”的說法,所以大家原本都以為是K-8。在數日過去,依然沒有曝出失事機型后,外界才意識到有些不對勁。再結合飛行員信息、墜機前模糊影像里的部分特征,這次又是“陣風”倒霉的可能性非常高。
▲現在基本可以排除K-8的可能性
埃及從90年代開始,先后從中國采購、組裝生產了120架K-8,作為主力教練機使用,到現在平均機齡約20年。這對于結構比較簡單的K-8而言,已經是挺有風險的年紀,也是大家最初想到K-8的原因。但從歐洲媒體至今沒有披露失事機型的情況來看,K-8的可能性基本為零——之前K-8出事時,埃及和歐洲媒體都在大肆報道。此外,據埃及軍方消息,這次遇難的兩位飛行員,分別是少校和上尉軍銜,這進一步降低了K-8的可能性,畢竟這種中級教練機,基本不可能由兩位資深飛行員操作。
▲米格-29M2就是米格-29M配套的雙座教練機
而在K-8之外,埃及裝備的雙座戰斗機還有三款:米格-29M2、F-16B/D和“陣風DM”。從模糊影像上的垂尾結構來看,是米格-29M2的概率很低,再加上其如果出事,應該也會被歐洲媒體大肆報道,所以基本可以排除。F-16B/D無法排除,但道理是差不多的——美國之前在韓國連摔三架F-16,也沒有掩飾半點,還真不至于珍惜這點名聲。相比之下,“陣風DM”的痕跡就太重了。首先,墜機地點位于蘇伊士運河附近,而“陣風”從服役開始,就一直駐扎在運河沿岸。
▲F-16還真不差摔一架雙座機
其次,也就只有法國制造的“陣風”,能讓地中海對岸的歐洲媒體集體沉默。最后,也最關鍵的是,六年前埃及“陣風”墜毀時,過程幾乎和這次一模一樣。2019年1月28日,在時任法國總統馬克龍正訪問埃及的背景下,埃及一架單座“陣風”失事墜毀,雙方圍繞“增購12架‘陣風’”的談判也就無疾而終。事后各方積極封鎖消息,直到兩年后,埃及采購第二批“陣風”時才正式確認——埃及第二次買了31架,多出來的那一架就是為了彌補損失。
▲埃及買的雙座“陣風”比例奇高
而以現在的眼光看,埃及采購“陣風”,到處都透露著不一般。2015年2月,埃及在剛剛空襲利比亞極端組織,并準備擴建蘇伊士運河的情況下,以26億歐元采購了24架“陣風”,成為其第一個海外用戶。最奇怪的點在于,這24架“陣風”里,有16架是雙座DM版本,并且配套引進了50枚“風暴陰影”和500發制導炸彈。此外,由于埃及要求盡快交付,法國空軍甚至把原本自用的3架雙座版本,簡單改造后就交付埃及,實現了簽約與首批交付只間隔6個月的奇跡。
▲埃及還一度計劃采購歐洲加油機
從技術上來講,埃及沒有對“陣風”進行針對性修改,又以超高比例采購雙座型號,應該是將其視為對地/海打擊平臺,而非外界印象中的制空裝備。只有在第二批31架“陣風”訂單里(包含19架單座型號),才算是重視其空戰能力,但12架雙座型號依然是遠超正常比例的數字。順帶提一句,今年4月,法國剛剛向埃及交付了,第二筆訂單里的首批兩架“陣風”,并且都是雙座DM版本——要真的是新機剛交付,就因機械故障墜毀,并導致兩名飛行員遇難,這對于本來就深陷南亞敗局中的“陣風”而言,簡直是地獄般的噩耗。
▲殲-10CE出口埃及是真沒什么問題了
怎么說呢,埃及對“陣風”的真正態度,以及這次仍然處于迷霧中的事故,都使得殲-10CE出口埃及,承擔核心制空任務的可能進一步增加。而從南亞空戰的結局來看,埃及空軍經歷蘇-35SE到“陣風”,再到殲-10CE的過程,也稱得上是好事多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