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華路隧道
因光影斑駁的“港風”氛圍,
意外成為社交平臺上的“出片圣地”。
年輕人們涌入這條
明令禁止行人進入的機動車隧道,
或倚靠應急通道,
或雙腳踏入車流,
只為捕捉
“與汽車擦肩而過”的驚險畫面。
社交平臺上的“打卡教程”
昨天,上海長寧警方對新華路隧道拍攝博主開出20元罰單。這場以生命為賭注的“王家衛美學模仿秀”,總算在社交平臺上偃旗息鼓。但爭議隨之而來:這近似于象征性的處罰,顯然無法對沖社交媒體上“電影感隧道拍照”標簽帶來的流量誘惑。
當一條危險打卡視頻能收獲數萬點贊,而違規代價僅為一頓快餐錢時,警示作用可謂微乎其微。未來,依然會有下一個“危險又美麗”的“出片圣地”,等著模仿者們一窩蜂地“拔草”。
網友評論
必須正視的是,類似事件中,社交平臺總是扮演著并不光彩的矛盾角色。
以新華路隧道拍攝事件為例,盡管部分帖子標注“危險行為請勿模仿”,但算法仍將所謂的“拍照攻略”推至熱門搜索。在“電影感”“復古港風”等關鍵詞下,大量教程刻意淡化新華路隧道的禁行標識,轉而渲染“出片率99%”“攝影師私藏機位”等誘惑,評論區更充斥著“求組團跟拍”的狂熱。
這種內容生態,與2022年四川彭州龍漕溝山洪事件前社交平臺的熱推如出一轍:博主們以“小眾避暑秘境”為噱頭,卻對泄洪渠的地質隱患只字不提,最終導致7人死亡的慘劇。
事實上,很多野生網紅打卡點,當地管理部門都明令禁止進入,并有各種警示標牌和封鎖措施,但社交平臺上仍充斥著各種教人如何“偷渡”的攻略。這些“用生命博關注”的瘋狂案例背后,平臺既享受著危險內容帶來的用戶黏性,又以“用戶自發上傳”為由逃避責任。
接連發生的野生景點打卡事故背后,已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平臺需對“種草帖”履行審核義務,對明確標注為禁區的打卡點實施關鍵詞屏蔽,并在相關頁面強制彈出安全警示。
回到新華路隧道拍攝事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對行人闖入隧道的處罰上限僅為50元,但在此基礎上,平臺完全可以根據相關法規,對教唆危險行為的賬號實施“禁言、封號、追責”的階梯式處罰,從源頭制止流量沖動;同時建立危險內容識別和限流追溯機制,對于一些明確禁入的區域,應主動屏蔽定位標簽并追溯歷史傳播數據;更進一步,還可以建立“風險內容數據庫”,對曾發生事故的網紅打卡點自動關聯風險提示,從算法源頭切斷危險內容的傳播鏈條。
每一起悲劇都在重復同一個警示:當流量凌駕于生命之上,“網紅打卡”便成了這個時代最危險的集體狂歡。唯有重建社交平臺的價值秩序,通過公眾教育打破“幸存者偏差”認知,解構“以險為酷”畸形審美,才能杜絕流量成為危險行為的“共謀者”。
畢竟,沒有什么電影感,值得用真實的人生NG來換。
治理算法推薦亂象
中央網信辦督導抖音、小紅書等優化調整
“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針對網民反映強烈的算法推薦加熱低俗信息、加劇“信息繭房”、加重觀點極化等問題風險,中央網信辦督促指導重點平臺針對性優化信息推薦算法功能、調整信息推薦算法規則。
重點平臺積極響應,簽署“算法向善”南寧宣言,完善算法推薦內容審核,開設專門網站、頻道或賬號集中公開算法規則原理,開發上線“繭房評估”“一鍵破繭”等創新功能,完善用戶興趣偏好管理服務,提升算法推薦內容多樣性。
近日,抖音、小紅書、微博、快手、微信視頻號、嗶哩嗶哩等平臺圍繞正能量內容加權推薦、用戶自主選擇權保障、推薦內容多樣性優化、提升算法透明度等核心環節,系統性優化完善多項功能。
提升算法透明度
公開算法運行規則,推進透明展示工作,保障用戶知情權。
- 通過開設“安全與信任中心”網站、舉辦開放日活動等方式,向公眾闡釋推薦邏輯、干預機制及治理成效。
- 提升熱搜算法透明度,公示上榜規則、數據規則,上線熱搜熱度標簽,標示熱度背后的推動因素。
- 微信視頻號
- 通過通俗易懂的圖文、視頻方式向用戶公示,發布《一圖讀懂微信視頻號算法推薦》《算法破繭系列》。
破除“信息繭房”
創新推出“繭房評估”“一鍵破繭”等功能,幫助用戶防范“信息繭房”風險。
- 全面升級“使用管理助手”,創新內容偏好評估功能,以可視化形式呈現用戶近期瀏覽內容。
- 設置“內容偏好評估與調節”、“探索更多”功能,方便用戶一鍵操作,瀏覽更多元豐富的推薦內容。
- 依托正能量算法增加對“正向”“有用”“溫暖”“信任”等內容挖掘,在算法推薦中充分呈現。
完善推薦內容審核
不斷健全推薦內容審核機制,加強正能量內容推送,防范算法推薦低俗不良信息。
- 微信視頻號
- 完善“好友推薦”和“算法推薦”雙重機制,不斷迭代升級識別打擊模型,嚴禁低俗惡俗等典型不良信息進入推薦池。
- 創新推出熱點當事人核實機制,防止擺拍造假、仿冒蹭熱、拼湊剪接等惡意傳播行為。
用戶自主調節推薦內容
持續優化興趣偏好管理、內容負反饋等功能設置,便于用戶自主調節優化算法推薦內容。
- 為用戶提供便捷、精細的興趣偏好管理功能,用戶可根據自身喜好,滑動對應興趣標簽,調節不同內容推送強度。
- 設置不感興趣、不看此博主、內容質量差等多種負反饋選項供用戶選擇,精準響應用戶需求。
中央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重點平臺信息推薦算法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相關功能使用效果不顯著、推薦內容質量不夠高等問題,與廣大網民和社會各界的期待相比還有差距。
算法治理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網信部門將開展常態化巡查,督導信息推薦算法平臺持續優化算法運行機制和管理規則,不斷提升推薦內容質量,探索多樣化“破繭”路徑,創新用戶賦權功能,切實維護網民合法權益。
新民晚報(記者 潘高峰),綜合央視新聞、網友評論
編輯:龔紫珺
編審:陳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