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
近日
上海新華路隧道
成為網紅拍照打卡點
有網紅博主在夜晚進入
這條明令禁止行人和非機動車進入的隧道
只為拍出“王家衛風”的照片
而在社交平臺搜索
“電影感隧道拍照”、“復古港風”等
均有不少“指路教程”
照片中,打卡者在新華路地道兩側應急人行通道中,全然不顧邊上駛過相距不到半米的車輛。
更有人選擇坐在應急人行通道上,雙腳踏入機動車道內。
貼文一味強調“氛圍感”“出片”,卻沒有提及新華路地道禁止行人進入,更有人打出“約拍”之名,評論中吸引來不少想要“跟風打卡”的網友。
盡管平臺標注了
“危險行為、請勿模仿”
但仍有不少網友
追問位置、跟風打卡
不過有網友稱跟風過去拍照
最后被警察帶離現場
評論區有網友好心提醒
卻遭到博主諷刺
5月21日,據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消息,日前,長寧交管部門針對行人違反禁令標志進入新華路地道打卡拍照的交通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
曾在5月1日進入新華路地道的劉某被民警找到后表示,新華路地道出入口處的確裝有禁止行人進入的標志,自己也明確知曉,但出于僥幸心理和博取流量等原因,還是選擇“鋌而走險”進入拍照,事后回想現場不時駛過的車輛還是會讓人后怕。
據了解,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對行人闖入隧道的處罰上限僅為50元。
長寧交管部門表示,禁止行人進入的地道內的步行道并非供行人日常通行,而是當地道內發生事故、車輛拋錨等情況下供交通參與者避險使用,避免二次事故發生。
警方呼吁,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請嚴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規。
有媒體就此評論稱,每一起悲劇都在重復同一個警示:當流量凌駕于生命之上,“網紅打卡”便成了這個時代最危險的集體狂歡。唯有重建社交平臺的價值秩序,通過公眾教育打破“幸存者偏差”認知,解構“以險為酷”畸形審美,才能杜絕流量成為危險行為的“共謀者”。
畢竟,沒有什么電影感,值得用真實的人生NG來換。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整理:陳垠杉)來源:新民晚報(記者:趙菊玲、潘高峰)、新聞坊(記者:翟煜森、李婷婷)、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