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印巴沖突結束后,印度海軍中將普拉莫德高調宣稱:“我們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優勢,完全控制了海上戰線”。雖然在這次沖突中,印度空軍的戰績慘不忍睹。但就雙方的海軍實力相比,不論是艦船的數量還是總噸位,印度都是占據絕對優勢的。
最明顯的差別就是巴基斯坦沒有一艘航母,印度卻有雙航母編隊。僅從航母數量上來說,印度比法國和俄羅斯還多。目前印度海軍在役的這兩艘航母分別是“維克蘭特”號與“維克拉瑪蒂亞”號。前者來自俄羅斯,當時這艘航母因為鍋爐爆炸報廢,印度花一美元買了回來。
乍一看,印度占了大便宜,因為即使賣廢鋼都不止一美元。但事實證明,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艘報廢的航母買回來之后,印度在維修、保養和艦載機等方面前前后后一共向俄羅斯支付了40多億美元,比建造一艘新航母的費用還要高。
吃了啞巴虧之后的印度,決心造自己的國產航母,這就是印度目前在役的“維克拉瑪蒂亞”號。這艘航母2005年開工建造,2013年正式下水,但由于問題不斷,直到2022年才正式交付給海軍。“維克拉瑪蒂亞”號雖然號稱是印度國產,但依然是個萬國牌。
“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的發動機是美國的,雷達是以色列的,導彈是俄羅斯的,艦載機是法國的。由于設計缺陷,“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在高速航行時艦體縱搖十分嚴重,因此又被外界戲稱為“磕頭航母”。
雖然印度的這兩艘航母都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防空力量薄弱和數據鏈不兼容等,但對巴基斯坦來說,依然是個不小的威脅。通過艦載機和航母上搭載的布拉莫斯巡航導彈,印度航母編隊具備了封鎖阿拉伯海并威脅巴基斯坦核心港口卡拉奇的能力。
卡拉奇港口承載著巴基斯坦 70% 貿易和 80% 石油進口,對巴基斯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巴基斯坦雖然擁有鷹擊12,足以對印度航母構成威脅,但還無法讓印度的雙航母成為擺設。
這次印巴沖突結束后,巴基斯坦除了向中國增購殲10戰機之外,還打算購買殲35,準備進一步增強自己的空戰優勢。除此之外,巴鐵還盯上了兩款中械。巴基斯坦國內智庫《防御指數》撰文建議向中國購買6到8架轟6K,以組建巴基斯坦第一個轟炸機中隊,搭配中國的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用來對付印度的雙航母戰斗群。
同時該文還建議這個轟炸機中隊可以部署在巴基斯坦南邊的俾路支省,配上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1500公里的射程,完全可以在安全距離內把印度的雙航母編隊打得落花流水。
雙航母戰斗群一直都是莫迪的一個大殺招,如果巴鐵真能像《防御指數》建議的那樣,購買到轟6K和鷹擊21的話,印度的雙航母編隊就將被堵在他的家門口出不來,成為擺設。你說到時候莫迪慌不慌?
但我個人認為,巴鐵買到這兩款武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防御指數》認為一架轟6K的售價為1.5億美元,8架也就是12億美元,再加上搭配的鷹擊21和配套設備,20億美元也就夠了。但實際上,20億美元恐怕遠遠不夠,殲20單價就超過了一億美元,轟6K至少也要兩億美元起步。
據鳳凰衛視等媒體報道,巴基斯坦2024年的國防預算僅有123億美元。這次印巴沖突結束后,巴基斯坦不僅向中國增購了殲10戰機,還打算購買更先進的殲35,這都需要很多錢。在這種情況下,巴鐵還有沒有足夠的預算購買轟6K和鷹擊21是個大問題。
而且就算巴鐵咬咬牙拿出了這筆錢,但我們也不太可能賣,因為不論是轟6K還是鷹擊21,都太先進了,如果巴鐵裝備的話,附近的戰略格局都有可能改變,對莫迪的刺激就太大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擁有鷹擊12的巴鐵,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制印度的雙航母編隊了,還用不上轟6K和鷹擊21。這次印巴沖突中,印度的雙航母戰斗群并沒有發揮莫迪想象中的作用,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