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CCTV-7《兵器面面觀》節目中,出現了福建艦彈射殲-35戰斗機的CG動畫,這一方面預示著中國航母必將搭載第5代隱身艦載機的美好前景,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殲-35戰斗機在福建艦上使用的一大特點:翼下掛彈。
相關的報道視頻
說起這個在隱身戰斗機的機翼下掛載彈藥,也是國內資深軍迷非常瞧不起的一個操作。此前,韓國的第5代戰斗機KF-21和美國的F-35戰斗機,都曾以翼下掛彈的方式亮相,引起了國內軍迷的一片聲討。大家紛紛認為,這樣的做法破壞了飛機的隱身設計,讓第5代戰斗機的最大特點隱身蕩然無存,是技術不成熟和中型飛機體格有限的弊端。
相關的報道視頻
然而,此次殲-35戰斗機也以翼下掛彈的方式出現在動畫上,這就讓很多資深軍迷感到難以接受了。但事實上,事情還是要區分開來看待。要知道,殲-35戰斗機雖然和F-35戰斗機一樣,沒有側彈艙,但是殲-35戰斗機的體格更大,其實可以在機腹彈艙內多掛載一些彈藥,避免出現外掛彈藥的問題。但是由于艦載戰斗機需要兼顧攻擊作戰能力,尤其是對地對海的精確打擊,因此必須要具備強大的彈藥攜帶能力,這是空軍戰斗機不需要重點考慮的方面,卻是海軍艦載機必須要具備的能力。
F-35C隱身艦載機
因此,殲-35外掛導彈作戰,這只能說是必然的結果,而非是技術不足導致。說起來,海軍的艦載機主要執行的任務并非是對空作戰,爭奪制空權也只是其任務之一,對于海軍的艦載機而言,對海面目標的攻擊是其主責主業。要知道,兩個敵對國家的航母戰斗群在交戰時,都會把對方的航母作為第一攻擊目標,而非是航母上的飛機;與其一架一架地擊落敵人的飛機,倒不如一口氣擊沉敵人的航母來得干脆利落。
F-35不同掛載模式下的彈藥攜帶量對比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確定了一條航母作戰的金規玉律,那就是航母的第一作戰目標永遠是敵人的航母,無數的戰例證明,只要能夠先手擊沉敵人航母,那么敵人飛機、護航軍艦就算是再多,也是枉然。雖然現代戰爭的體系作戰要求更強,但是航母的主要打擊對象依然是敵人的航母,這一點卻沒有改變。而我國的空射反艦導彈如YJ-83K等,雖然體積在同類型彈藥中不算很大,但是依然無法塞進殲-35的彈艙內。因此,殲-35戰斗機外掛導彈作戰幾乎就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必然結果。
殲-35戰斗機
最后,殲-35戰斗機作為福建艦未來的主力艦載機,其在空戰中的最強對手,基本就是歐美各國裝備的那一票F-35戰斗機了。在空戰模式下,殲-35戰斗機無需外掛導彈,并且在絕對性能上優于同樣處于空戰模式的F-35戰斗機。要知道,殲-35戰斗機的雙發WS-19推力比F-35的單發F-135推力更大;殲-35的雷達航電也比F-35更有優勢;殲-35的機動性、速度等方面也都完全壓制了F-35;因此,無論殲-35戰斗機是否外掛導彈,也不影響它在未來可能的交戰中戰勝它的主要對手F-35戰斗機。
總而言之,航母艦載機不同于空軍飛機,外掛導彈有其必然的邏輯規律;至于韓國的KF-21戰斗機和美國空軍的F-35戰斗機外掛導彈,那就真的只能說是技術有問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