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沒想過,就在她去世前半個月,她還在劇組里演戲。
當時,還能看到她在鏡頭前演戲,精神頭不錯,笑容依然感染力十足。
誰能想到,病痛已經如此深刻地侵蝕著她的身體?
同組的演員和工作人員,當時竟對此毫不知情,或是僅僅以為是普通的不適。
她用演員的專業和個人的隱忍,將一場持續五年的生死較量,隱藏在工作的日常和公眾的視線之外。
也正因此,當5月21日一紙由家人發布的訃告,證實她在5月17日早上因癌癥離世的消息時,整個娛樂圈和許多觀眾都感到了震驚。
這份沖擊,不僅源于一個鮮活的生命驟然謝幕,更在于消息公布前那份普遍的“不知情”。
直到這時,人們才意識到,她并非是突發惡疾,而是一場漫長、隱秘的五年抗爭,以這種靜默的方式劃上了句號。
甚至,就連部分親屬,也是通過這份遲來的訃告,才得知了她的病逝,此前對她病情的了解也并不深,足見她將這份重負藏得有多深。
自患病以來,她沒有放棄,積極地接受了各種治療,試圖奪回被疾病侵蝕的健康。
這五年,對她和至親來說,無疑是充滿艱辛與考驗的日子,每一天可能都伴隨著不適和反復,但她選擇的是迎難而上。
她的狀態,只能從一些極為私密的片段中窺見一二。
比如醫生朋友曾分享過的住院照片,鏡頭下的她,已然因病顯得虛弱、消瘦,這是疾病留下的殘酷印記。
但同時,照片中的她臉上依然帶著一絲淺淡的微笑,眼神里似乎并未完全失去光彩。
還有細節顯示她雙手合十,佩戴佛珠,有人說她自2020年患病后開始虔誠念佛調理。
或許這是她在物理治療之外,為自己筑起的精神壁壘,一種在黑暗中尋找慰藉和力量的方式。
即便在生命臨近終點,那份對抗病痛的掙扎和一絲微弱的希望似乎也并未完全熄滅。
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曾回憶最后一次與她通話。
電話那頭傳來的是她止不住的咳嗽聲。
丈夫辛柏青在旁補充說她已無法進食固體食物,只能吃流食。
聽來令人心疼,可即便是那個時候,包括家人和像田沁鑫這樣的好友在內,大家心底仍然抱有一絲她或許能夠好轉、能夠闖過這一關的希望和信心。
這或許是病痛最折磨人的地方:希望與現實的殘酷拉扯,直至最后一刻。
朱媛媛是在5月17日去世的,但這個消息被“捂”到了5月21日才公之于眾,這延遲的四天本身,就透露出某種不同尋常的低調。
家人在訃告中明確表示,遵循朱媛媛生前的遺愿,喪事一切從簡,葬禮辦得非常低調,幾乎是悄無聲息地進行。
不鋪張、不驚擾,這是她留給家人的最后指令。
這種極致的簡約,讓協助處理她身后事的一位福建入殮師,一開始甚至沒認出她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明星。
那位入殮師后來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這段經歷,稱這場葬禮規模極小,只來了極少的幾位親友。
她只注意到逝者的面容非常慈祥,只是異常消瘦,卻未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哪位演員。
這段回憶,不僅印證了喪事的低調程度,也側面展現了朱媛媛即便在病重離世后,留給陌生人的依然是溫和與平靜的印象。
她的侄女也向媒體證實了葬禮的低調,并強調姑姑本人一直都是個低調、不喜歡麻煩別人和鋪張的人,這與她最后的選擇完全契合。
正是這位福建入殮師的發文,朱媛媛很可能是在福建去世的。
并且遺體已在當地火化并舉行了告別儀式,可能未能及時運回北京。
這個推測與她近期一直在福建拍攝電視劇《造城者》(該劇已殺青,但尚未播出)的時間地點完全吻合。
如果確實是在外地突發情況,家人為了遵從她低調的遺愿,選擇就地從簡處理。
而不是大費周章地運回,也完全符合她本人的性格和家人的良苦用心。
也許是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在苦痛里有了慰藉。
她的主治醫生也發視頻追悼,稱贊她是“了不起的好人”,這話的分量,更讓人相信她的善良不是裝的。
許多網友看到這些細節都鼻頭一酸,那病床上的笑臉,跟她演過的那些鮮活的角色重疊在一起,都是讓人放不下的懷念和惋惜。
可她最讓人動容的,遠不止是病中的堅韌。
明明有能力住更好的病房,更舒適的環境,她卻選了普通病床,把省下的錢捐了出去。
主治醫生劉海鷹說,他曾經前前后后為慈善基金會主持,不但沒有要一分錢,而且還默默的捐款幾十萬元!
這份在自己最需要幫助時,還能想到別人的心胸,太難得了。
這是超越常人的大愛,也正是因為這份光輝,她在圈內才有了出了名的好人緣。
許多與她合作過或相識的明星同行紛紛發文,表達哀思和不舍。
無論是像倪萍、陶虹這樣私交極深的老友,寫下字字泣血的長文追憶。
還是像章子怡這樣僅有一面之緣的同行,都被她生前的甜美微笑打動,為她的離開深感心痛。
還有她的“好弟弟”,中戲93班的老同學李乃文。
他們三個——李乃文、朱媛媛、唐旭,當年可是班里的“小虎隊”,關系好到跟姐弟一樣,辛柏青都不吃醋。
辛柏青發訃告后,唐旭很快發了文。李乃文卻一直沒動靜。
直到下午,他悄悄把社交頭像換成了跟辛柏青一樣的白色蠟燭。
深夜,他才寫下短短十個字:“今天的表93,有淚,無語~”配上三朵玫瑰。
字少,分量千鈞。對他和所有93班的同學來說,那天夜里肯定都沒睡好。
這些至親摯友的心痛里,是不是也藏著一份“不知道”的遺憾?
直到最后一刻,也許很多家人和朋友,才震驚地知道她忍受了多久的煎熬。
而這份“瞞著”,恰恰是朱媛媛和家人的選擇,他們想把這一切處理得最低調,不給別人添麻煩。
這份對隱私的高度保護和對后事的極度從簡,讓真相來得如此遲,也讓親友們的悲傷更加猝不及防。
這些發自肺腑的悼詞,無一不印證著她生前的好人緣和在業內的受尊敬程度。
當她帶著五年病痛悄然離去,最直接、最沉重的悲痛,無疑留給了她的至親,尤其是與她從校園一路走到婚紗、相伴幾十年的丈夫辛柏青。
這對公認的演藝圈模范夫妻,一路走來感情深厚,朱媛媛在很多場合都表達過對辛柏青的依賴與欣賞。
失去這樣一位靈魂伴侶和共同經歷了五年病痛考驗的愛人,辛柏青的悲傷可想而知,甚至被普遍認為是所有悼念者中最傷心的人。
后來,有網友翻出辛柏青之前的一段采訪視頻,當他被問及朱媛媛時,鏡頭捕捉到了他長達兩秒的明顯停頓。
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和沉重。當時也許沒人多想。
但如今看來,許多人后知后覺地讀懂了那短暫沉默背后的千言萬語:那時朱媛媛的病況可能已經非常不好,而辛柏青正獨自背負著巨大的悲痛和壓力。
那兩秒的停頓,成了他這場漫長煎熬和最終離別的無聲注腳,尤其令人心碎。
從導演田沁鑫到無名入殮師,從親近好友到大眾影迷,不同圈層的人都對她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不僅僅是對一個演員業務能力的認可,更是對她為人品格、對病痛表現出的樂觀與堅韌、以及她對待生活和職業態度的肯定。
她低調的人品、她在大銀幕小熒屏留下的那些有血有肉的角色、她面對苦難時藏起的微笑和優雅,這一切,都為這個世界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
她安靜地走了,帶著五年的病痛和面對世界的微笑。
一場未曾大聲宣揚的告別,最終以另一種方式,深刻地烙印在所有認識她、喜愛她的人心里。
她的作品、她對生活的熱情,以及這份最后的低調與隱忍,成為了她留給世界的,最令人動容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