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印巴因為一起恐襲事件打得不可開交,雙方在邊境線上纏斗了好幾天,最后還是巴基斯坦空軍技高一籌,擊落了印度多架戰機,這場沖突才算暫時畫上句號。可現在雖說兩邊達成了停火協議,但印度總理莫迪壓根沒把這協議當回事,公開放話只是暫停軍事行動,而且這份協議連個書面文件都沒有,漏洞百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印度隨時可能借著這些空子繼續搞小動作,從增兵到斷水,一步步突破紅線,把巴基斯坦往絕路上逼。
在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頭,巴基斯坦當然不能坐以待斃,得趕緊想辦法應對印度的下一輪威脅。就在這節骨眼上,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伊沙克·達爾坐著專機來了中國,和中國外長王毅來了一場實打實的戰略會談。說是會談,其實巴方這次來就是帶著三個硬任務來的:要錢、要糧、要戰機。
先說經濟這塊,巴基斯坦現在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外匯短缺、能源危機、農業還被印度斷水沖擊,簡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中國過去已經給了不少貸款和能源援助,還通過中巴經濟走廊建了22個能源項目。但這還不夠,巴方這次就是想讓中國在糧食安全、能源供應和債務重組上再拉一把,畢竟沒有穩定的后方,前線打仗也不踏實。
政治方面,巴基斯坦希望中國能在聯合國安理會這些國際場合多替他們發聲。別的不說,印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一直搞單邊行動,還把水資源當成武器威脅巴基斯坦,這些事都得有人出來主持公道。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說話分量重,巴方自然把寶押在這里。
不過最關鍵的,還得是軍事合作。從去年開始,巴基斯坦空軍就一直在暗示中國,想要買40架殲-35A隱身戰機。巴方空軍的大領導扎希爾元帥早就放話,中巴已經在談這筆交易了。今年4月,扎希爾又跑了趟北京,和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專門討論擴大軍事合作的事。現在有消息說,因為印巴沖突風險還在,中國把殲-35A的交付時間提前了六個月,明年年初巴方就能拿到第一批戰機。達爾這次來,說白了就是來催單的,得把這事徹底敲定。
為啥巴基斯坦這么著急要殲-35A?這可是對付印度的王牌。現在整個南亞,印度連個五代機的影子都沒有。他們自己搞的AMCA項目,最快也要到2034年才能服役,俄羅斯的蘇-57產能和技術都不靠譜,美國的F-35又不賣給他。要是巴基斯坦先裝備了殲-35A,那可就形成代差優勢了,至少能壓制印度10年。印度現在的主力戰機像“陣風”、蘇-30MKI都是四代半,跟殲-35A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而且印度空軍裝備亂七八糟,“萬國牌”湊在一起,根本沒法協同作戰。反觀巴基斯坦,走的是精兵路線,有了殲-35A的隱身能力和超視距打擊優勢,完全可以用質量抵消印度的數量優勢。
再看看實戰例子,2025年5月的空戰里,巴基斯坦的殲-10CE就靠著中國的空戰體系,也就是預警機、電子戰和導彈配合,把印度的“陣風”揍得滿地找牙。這一仗讓巴基斯坦更有信心升級到更先進的殲-35A。殲-35A的雷達反射截面特別小,印度的雷達根本發現不了,再配上射程170公里的霹靂-15E導彈,能在印度防空系統反應過來之前就把他們打趴下。而且這戰機還能搭載反艦導彈,直接威脅印度的航母編隊,打擊他們的縱深目標,作戰半徑覆蓋整個南亞,印度的戰略空間直接被壓縮了。
從戰略層面看,巴基斯坦以前依賴美國的F-16和法國的“幻影”,但這些裝備都受政治條件限制,維護成本還高。現在有了中國裝備,不僅技術自主,還能通過中巴經濟走廊降低采購成本。對中國來說,要是巴基斯坦成了殲-35A的首個海外用戶,那可就是活廣告,中東、北非那些國家看著,肯定會對中國軍工業刮目相看,打破歐美壟斷就指日可待了。
說白了,殲-35A的引入,可不是簡單的裝備升級,而是巴基斯坦戰略安全思維的大轉變。以前靠西方的“單機優勢”,現在轉向中國的“體系化作戰”。這種轉變在2025年的空戰里已經初見成效,未來十年,南亞的空中力量格局說不定就徹底變了。印度要是再解決不了裝備體系混亂、五代機落后的問題,“南亞霸主”的位子可就坐不穩了。而中國,正通過“實戰驗證+技術輸出”的模式,悄悄改寫全球軍貿市場的規則,這盤棋下得可真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