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結束對卡塔爾的訪問,飛抵其中東之行的第三站、也是最后一站——阿聯酋。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網站說,衡量特朗普此訪的標準不再是傳統的外交、和平協議或武器銷售。此訪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更加關注中東地區對美國的投資。據法新社報道,特朗普當天宣稱,此次中東之行可能促成數萬億美元的交易,“這是一次創紀錄的出訪”。不過《以色列時報》評論沙特對美的6000億美元投資承諾時說,這其中有多少能夠成為新投資或者最終實現,還有待觀察。
結束對中東三國訪問的特朗普,帶著“數千億美元協議”的高調宣傳返回美國。然而,這份表面風光難掩實際困境。特朗普近日在??怂剐侣劜稍L中宣稱“愿意訪華”,并強調中美關系“至關重要”。從邏輯來看,若一切進展順利,他完全沒必要立刻轉向中國;但恰恰是因為事情沒有他想得那么順利,他才希望盡快在中國問題上取得突破。畢竟,雖然特朗普的中東之行以總計超80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為賣點,但實際內容多為框架性協議。另外,現實數據顯示,中國仍是海灣國家最大貿易伙伴。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得克薩斯州萊斯大學貝克研究所的國際事務專家克里斯蒂安·科茨·烏爾里希森說:“美國總統希望確保海灣國家對美國進行大量投資?!彼a充稱,特朗普的目標還包括“深化美國與海灣地區在人工智能等問題上的合作,并就地區安全問題、防務關系和能源關系達成協議”。他指出,美國政府可能也希望看到海灣國家降低與中國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特朗普到訪的三個能源富國,每個國家都對美國有著長長的訴求清單。盡管這些國家豪擲重金,但美國并未實現所有訴求。
由此,特朗普公開表達了訪問中國的意愿。他希望通過這次訪問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美國每年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大約為3000億美元,這對美國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盡管中美兩國已經降低了部分關稅,但中國仍然保留了一些針對美國商品的反制措施,包括限制稀土等戰略物資出口。這些措施讓美國感到壓力。此外,特朗普還希望借助中國的幫助重振美國制造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國家,特朗普在競選時曾表示歡迎中國投資美國的普通制造業、汽車和基礎設施等領域。
芬太尼(資料圖)
日前,美經貿高層代表在瑞士日內瓦展開重要會談,這一接觸對兩國間的關稅貿易格局有著深遠影響。雙方公布了最終談判結果,美國愿意降低對華關稅。然而,就在中美兩國就關稅問題看似談攏之時,美國卻依舊抓住“芬太尼”問題不放,以此為借口保留了20%的對華關稅。剛當選美國總統不久的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決定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對中國商品在現有關稅上加征10%。隨后,在3月,美國又再次以芬太尼為由,額外加征10%關稅,兩輪疊加后,美國對華芬太尼關稅達到20%,遠超其他國家。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關于中美經貿高層會談,中方主管部門已經發布了消息。關于芬太尼問題,中方已多次表明,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 “美方無視中方善意,對中國無理加征芬太尼關稅,這嚴重沖擊中美在禁毒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也嚴重損害中方利益。美方如果真心想同中方合作,就應該停止對華抹黑推責,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方對話。”發言人說。
美國駐華大使戴維·珀杜(資料圖)
美國參議院以67票贊成、29票反對的投票結果確認戴維·珀杜出任美國駐華大使。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于當地時間2024年12月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提名戴維·珀杜(David Perdue)為美國新任駐華大使。戴維·珀杜是一名共和黨人,曾于2015年至2021年擔任佐治亞州聯邦參議員。特朗普在聲明中說,“他將幫助我實施維護該地區和平的戰略,并在與中國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關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4月初舉行的確認聽證會上,珀杜將中美關系描述為“21世紀最為關鍵的外交挑戰”,同時聲稱將以“細致入微、超越黨派之爭且具備戰略性的方式”來處理對華關系。作為特朗普的長期盟友,珀杜在聽證會上強調了自己對特朗普的“忠誠”,并重申其對華鷹派立場,謬稱中國正與美國進行一場“新型戰爭”,無端指責中國對“當前世界秩序”構成威脅。此外,他還重復特朗普政府在芬太尼問題上一貫的甩鍋行徑,宣稱遏制中國前體化學品的出口將被列為其履職后的“首要任務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