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特朗普這邊剛剛結束了中東訪問之旅,成功從沙特等國手中拿到了足足數萬億美元的投資承諾,這可以算得上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所取得了最大政績了。
之后,特朗普在面對記者采訪時直言快語,一頓吹噓,表示這些國家曾經靠攏中國,但如今這種情況已經不會再發生了。
在記者詢問其未來是否愿意訪華的時候,特朗普明確表態當然愿意,并且稱中美關系至關重要。
然而特朗普這邊還沒來得及開始登機訪華,便暴露出自己反華的本性,在短短96個小時內,對中國連發三道威脅。
而我國也就此做出有力反擊。
一、特朗普表態愿意訪華
5月16日,福克斯新聞播出一期節目,在上面的采訪中,特朗普談到了其本次中東訪問之旅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不限于取得數萬億美元的投資承諾,以及取消對敘利亞的制裁等等。
他還聲稱自己成功改變了中東國家正在逐漸靠攏中國的局面,改變了中國與中東國家之間的關系。
同時還表示中美關系至關重要,愿意訪華。
早在特朗普上臺之前,就明確表示要爭取在100天內訪華,然而如今已經早就過了100天時間,特朗普也依舊還沒有實現這一目標。
所以此次特朗普所表達出來的訪華意愿,大家也就聽聽得了。
即便未來真的來訪華的話,也大概率不是奔著解決問題來的,而是來漫天要價。
而此次特朗普在面對記者采訪時,所回答的話語就十分赤裸地表明了自己訪問中東的意圖,就是遏制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完全把自己反華的本質給暴露出來。
面對這樣的一個美國總統,其未來就算真的訪華的話,也是沒什么好期待的。
估計又是各種威逼利誘,蘿卜加大棒。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沙特等中東國家,雖然本次給予了特朗普巨額的投資承諾,但這些只不過是協議而已,而不是具有約束力的合同。
過往,沙特等中東國家也給美國做出了不少巨額投資承諾,但多年下來,這些投資承諾的落實情況,可謂是比較糟糕的,完全就是空餅。
本次特朗普在中東之行中所取得的種種投資承諾,也將面臨難以落實的麻煩。
尤其是美沙兩國所達成的那近1420億美元的軍購協議,在美國本土軍工生產效率越來越拉胯,以及中國逐步加強對稀土出口管制的大背景下,未來美國是否能夠生產出這么多的武器裝備提交給沙特,將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此外,特朗普政府雖然希望中東地區國家能夠降低同中國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這樣的事情并不會發生。
因為這些中東地區的國家都對于美國有著很長的愿望清單,而特朗普政府明顯無力去全部滿足他們的愿望。
既然如此,清單中那些美國所完成不了的愿望,這些中東國家就自然會通過同其他國家合作來滿足,比方說中國等。
事實上,沙特等中東國家目前都處于中美兩頭下注的狀態。
故而,特朗普在采訪時所說的改變了中國與中東國家的關系,這完全是在自吹自擂,毫無可信度。
二、美國連發三道威脅
就在特朗普明確發出訪華意愿的96小時,特朗普的反華本心便掩蓋不住,徹底暴露出來,接連對我國發出了三道威脅。
第一道威脅便是前文所提到的外交干涉。
特朗普本次阿拉伯訪問之旅,表面上是為了給美國拉投資,助力制造業回流的大戰略,但實際上還帶有明顯的反華目的,希望能夠借此增強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同時削弱中國在此地的影響力。
試圖干涉中東國家的外交方針,讓他們選擇對中國外交降級,不能夠同中國走得太近。
第二道威脅則又是老一套的關稅威脅。
5月16日這一天,特朗普正在阿聯酋訪問。期間在一個商業圓桌會議上,特朗普在收到了阿聯酋超過兩萬億的投資承諾后,一下子就找回來在日內瓦關稅協議中所失去的自信,當即狂妄地表示美國沒空和150多個國家去一一談判。
對于那些沒有直接談判的國家,特朗普表示會在未來的數周時間內發出一份信函,告知他們最新關稅率。
特朗普還強調稱,美國對于任何國家的關稅是很公平的。
這言下之意就是說,美國給這些沒有談判的國家,所發送的關稅信函,是沒有談判的余地的。如果這些國家拒絕接受的話,也將會受到美國的進一步制裁。
特朗普的所謂制裁手段,無非就是老一套的加征關稅。
可有了中國的珠玉在前后,各國都已經知道了,特朗普只不過是外強中干罷了,只要你選擇強硬反制,是可以逼得其做出妥協退讓的。
就比方說日本這邊,在看到了中美兩國達成了一份如此對等的日內瓦關稅協議后,內心是十分羨慕。
不少日本人經過一番反思后,都覺得日本政府在美國政府面前表現得太過軟弱了,需要像中國一樣強硬一點。
甚至很多日本人都覺得,日本政府應該直接把美債當作籌碼,去逼迫美國政府在談判桌上做出妥協。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兩國雖然在5月12日的時候,便通過達成一份日內瓦協議,實現了兩國關稅戰的休戰,但這并不意味著特朗普已經不再對中國做出關稅威脅了。
就在5月19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便舉行了一場公開聽證會,要求對來自中國的起重機征收100%的關稅。
不過,目前正遭到美國業內的激烈反對。
至于第三道威脅,則是來自拜登總統時期的芯片威脅。
5月13日美國商務部決定廢止《人工智能擴散規則》。這項規則是拜登總統于今年1月份所頒布的,通過將全球各國與美國雙邊關系的親疏程度劃分為三六九等,以此來限制英偉達等芯片公司的生產。
然而由于規則過于繁瑣,美國的芯片制造商損失了不少海外市場,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特朗普也認為這里面的規則復雜到難以執行,會扼殺美國在AI領域的創新,故而決定將其給廢除。
但同時為了能夠繼續遏制中國芯片的發展,便發布了三條指導意見,去加強對華芯片出口的管制。
這三條指導意見,包括禁止全球任何地方昇騰芯片;禁止美國AI芯片使用中國的模型;保護美國的芯片產業鏈不被轉移,防止技術泄漏風險。
三、中國的反擊
在之前的關稅大戰中,我國面對美國無理的高額關稅,便進行了強硬的對等關稅反擊。
本次面對特朗普的三道威脅,自然也就沒有不反擊的道理。
5月16日據美國那邊的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減持了189億美債,同時整體持倉量已經被英國所反超,跌至第三位。
這件事情其實并不讓人感到意外,在過去的很多年里,我國一直都在小幅度堅持美債。
雖然期間也有過增持美債,但總歸增的沒有減的多,故而我國美債持有量跌至第三,是一件完全可以預料得到的事情。
當前我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債的占比已經只剩下58%,歐元和日元分別提升至21%與24%。
與此同時,我國還連續多個月都加持了黃金儲備,目前已經有2292噸。
黃金作為全球硬通貨,在當前全球局勢越發不穩定的背景下,選擇加持黃金儲備是最穩妥的一種選擇。
而當今全球局勢為何會變得這么不穩定呢?其中的一大原因,就要歸咎于特朗普于4月2日所開啟的關稅大戰。
事實上,我國的反擊并不僅僅局限于美債和外匯,就在特朗普忙著訪問中東地區的時候,我國政府也在忙著接待巴西總統盧拉所率領的龐大代表團。
雙方簽署了多達20份協議,涵蓋了科技、金融、農業等多個領域。
同時巴西方面同意續簽1900億元人民幣的本幣互換協議,巴西央行也決定將人民幣的外匯儲備提升至10%。
而我國美團、滴滴等多家企業,也宣布準備在巴西拓展業務。
最為關鍵的是,中巴兩國已經重啟了兩洋鐵路計劃,一旦這個項目順利完成的話,將可以使得貨物運輸時間大幅度縮減,南美洲地區對外貿易時,對于巴拿馬運河的依賴程度將大大降低。
【結語】
總而言之,特朗普在本次中東之旅中,表面上大贏特贏,得到了沙特等國合計數萬億美元的投資承諾,但這畢竟只是承諾而已,未來能夠落地多少,是值得懷疑的。
此外,特朗普雖然釋放了想要訪華的消息,但我們不必為此感到高興,因為按照其反華的本性來說,就算主動來華訪問了,恐怕也是不安好心的居多。
在最近的幾天時間內,特朗普便按捺不住心中的反華本性,接連對中國發出了外交干涉、關稅制裁、芯片管制這三道威脅。
而我國也不甘示弱,在美債減持、外匯儲備和中巴貿易上,成功給予了美國強勢反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