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個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期間,石榴花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以“共筑家庭成長共同體”為主題,從村居、自然、校園、家庭、榴星成長站五個場域同步啟動系列活動,通過多元化實踐賦能家庭教育,覆蓋超3000個家庭,以創新舉措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落地見效。為廣大家庭帶來一場家庭教育的“盛宴” ,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一、村居(企業)家長學校:守護家長“心”能量
在20個村居同步開展“家長心理健康團建”,培訓中,圍繞科學育兒方法、親子溝通技巧等內容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家長提升教育能力;心理健康團建活動則通過互動游戲、心理疏導等方式,緩解家長育兒壓力,促進家長心理健康。幫助300余名家長掌握情緒疏導技巧。同時,開設“隔代養育溝通技巧”“青春期親子沖突應對”等專題輔導、咨詢活動,針對村居家長普遍關心的教育難題提供實操方案,發放家庭教育手冊5000余份。
二、榴星成長站:特殊家庭關愛“不缺位”
針對留守兒童、隔代養育家庭,中心聯動“五老”志愿者、村居干部、婦聯團委組建“關愛小分隊”,在46個村居設立“榴星成長站”。通過“一對一輔導”“祖輩家長課堂”“親情連線驛站”等服務,為386個特殊家庭兒童開展心理團輔、興趣拓展活動。在底閣村,該團隊帶領孩子們繪制“家庭心愿樹”,用藝術療愈幫助留守兒童表達對父母的思念,搭建起代際溝通的橋梁。同時,深入村居,開展繪畫療愈、戶外拓展等實踐活動,給予特殊家庭兒童更多關愛與引導,助力他們健康成長。
三、自然課堂:親子共赴“成長之約”
200組家庭走進郊外、漁業小鎮、公園,參與“自然里的家庭教育”主題活動。親子家庭通過合作完成“捕魚大賽”“魚菜共生”“田園故事會”等任務,在游戲中培養孩子觀察力與協作力;家長們則在“自然教育沙龍”中分享育兒感悟,打破傳統說教模式。活動現場,8歲女孩朵朵與媽媽合作完成的植物拓印畫,成為“家庭默契度”的生動注腳,不少家長表示:“放下手機走進自然,發現孩子的創造力遠超想象。”
家長和孩子們漫步在青山綠水間,共同講故事、做游戲、進行才藝表演。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容,家長們欣慰滿足的神情,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親子間的情感得到了深度聯結,真正實現了“心心相印”。
四、校園聯動:感恩與勞動點亮成長
轄區9所中小學、幼兒園同步開展“感恩父母·勞動傳情”主題活動。學生們通過“給家長寫一封信”“親手制作家務工具”“家庭美食小當家”等實踐,將勞動教育與情感教育融合。在底閣鎮甘溝小學,石榴花開家庭教育團隊為家長設計“家庭服務盲盒”,包含捶背、共讀、學做一道菜等親子任務,家長們在拆盲盒時感動落淚:“孩子用行動表達愛,比任何禮物都珍貴。”學校還組織“親子故事分享會”,30組家庭講述育兒中的溫暖瞬間,引發共鳴。
五、歡樂家庭:激活內生成長動力
家庭教育宣傳周活動重在所有家庭參與,指導家庭開展“夸夸大會”“感恩分享”“計劃共商”三大環節。列出“每天幫媽媽洗碗”“每周陪爺爺下棋”的計劃,父母則承諾“放下手機專注陪伴”。此外,“親子家務挑戰賽”“家庭讀書馬拉松”等互動環節,讓家庭成員在平等對話中增強責任意識。數據顯示,參與活動的家庭中,78%反饋“孩子主動承擔家務頻率提升”,65%家長表示“親子溝通更順暢”。
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深遠的意義。從短期來看,家長們掌握了更多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親子關系得到有效改善,孩子們在活動中提升了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感恩意識。從長遠來看,此次活動推動了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營造了重視家庭教育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家庭基礎,助力構建和諧社會。
聲明
本文來源于棗莊市嶧城區。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本文編輯:小機靈兒
責任編輯:林美妮
山東教育發布 |
| | | |
投稿/新聞線索/爆料視頻
一經采用將獲得線索獎勵
點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