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在日本同美國連續兩輪貿易談判未能達成共識之后,日本負責談判的官員已釋放出調整策略的信號:從一開始希望美方徹底取消關稅轉向可以接受美方降低關稅。日美兩國政府計劃在加拿大舉行的七國集團(G7)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后,舉行第三輪日美關稅談判。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將再次訪問美國。日本方面正準備談判底牌。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舉行有關美國關稅措施特別工作組會議,為第三輪日美關稅談判做準備。
石破茂(資料圖)
4月初,美國啟動了第一輪對等關稅措施,不僅征收10%的普遍關稅,還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征收25%關稅,導致全球化受到一定沖擊。消息公布后,美元兌日元走高,截至發稿幾近持平,此前一度跌超0.5%。在此前的談判中,日方原本希望美方取消對汽車等的追加關稅,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于全面撤銷關稅持消極態度。美方一直拒絕撤銷關稅,并表示不打算將日本最關心的汽車、鋼鐵和鋁制品附加關稅納入談判范圍,這讓日本感到壓力。
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日本面臨24%的“對等關稅”稅率,遠超市場預期。盡管特朗普已宣布暫緩“對等關稅”,日本出口至美國的產品仍面臨10%的統一關稅以及針對汽車的25%關稅,這對日本以汽車為重要支柱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造成了嚴重打擊。但日本官員透露,考慮到日本參議院選舉最遲要到7月下旬舉行,支持率低下的石破茂政府需要專心應對選舉,日美雙方不太可能在選舉前達成協議。這意味著,兩國的關稅談判可能會拖到7月初“對等關稅”90天暫停期結束之后。
據統計,去年日本對美國汽車出口額約為400億美元,占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約28%。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六大車企在美新車銷量約149.78萬輛,同比增長4.5%。然而,隨著美國政府對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加征的關稅先后生效,日系車在美國瞬間失去了成本優勢。僅以在美國銷量較高的豐田汽車為例,因關稅產生的額外成本預計將超過1萬億日元(近70億美元)。其他日本車企預計也將各自承受數千億日元的稅負。
特朗普(資料圖)
自美國政府實施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后,日本主動與美國取得聯系尋求關稅談判,由于日美同盟的特殊性,日美關稅談判一度被視作潛在的“談判范本”。然而雙方第一輪談判結束初步明確方向后,卻在第二輪談判中陷入僵局。同時,美國政府相繼與英國等就關稅問題取得進展。日本似乎正陷入談判無法突破的尷尬境地。在日美談判陷入遲滯之際,美國與英國簽署“經濟繁榮協定”,宣布將對英國產汽車關稅降至10%,并取消對鋼鐵與鋁的高額關稅。
此外,日本政府正考慮為特斯拉電動車充電站提供補助。這一舉措很可能是日本為此次談判增加一個籌碼,因為美國貿易代表署此前曾認為日本只對采用本土開發“CHAdeMO”充電標準電動車充電站提供補助,而將特斯拉專用“超級充電站”排除在外,是給美國設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從美國方面來看,其與日本貿易談判也有著自己考量。美國一直強調“對等關稅”,在之前談判中,對日本諸多提議并未松口。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資料圖)
美國步步緊逼,日本最后會如何做決定?或許日本會被迫“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對美周旋,另一方面加速與中國、東盟合作,分散風險。不過,石破茂政府能否頂住壓力,仍存變數。美國的關稅戰術看起來很霸道,其實也有風險吧。若日本硬扛到底,全球供應鏈混亂也將反噬美國經濟(通用、蘋果已因關稅損失數千億日元)。而對日本來說,妥協可能保住短期利益,但長期或將喪失產業主導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