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特斯聯向港交所遞交更新版招股書,首次披露全新升級的三大戰略板塊:AIoT領域模型、AIoT基礎設施、AIoT智能體,聚焦空間智能。
去年早些時候,特斯聯曾在一次媒體采訪中透露過戰略的轉型升級——大模型浪潮驅動下,科技企業在GPU裸機上層搭建框架普遍需要額外投入,傳統的軟件公司不具備硬件適配能力,硬件廠商缺失AI能力,而以AIoT起家的特斯聯則天然具備軟硬結合的基因,這使貫通頂層模型、應用,及底層基礎設施的業務縱深向延展成為特斯聯獨特的優勢。
2024年以來,基礎模型能力的不斷躍遷,使得作為第三代AI核心方向的“空間智能”加速進入行業視野。根據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博士的定義,空間智能被認為是機器在物理空間和實踐中感知、推理和行動的能力,其所率領的World Labs團隊通過打造大世界模型(LWM)實現從單張圖像生成可交互的3D環境。而從招股書所披露的架構來看,特斯聯則選擇了一條軟硬結合、跨模型、跨模態交互的路徑。
模型+基礎設施+智能體,三位一體構建空間智能
根據招股書,特斯聯是中國AIoT行業的參與者,致力于以科技推動產業升級及空間智能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特斯聯產品已獲全球逾160座城市的800多個客戶部署,覆蓋阿聯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圍繞空間智能,特斯聯聚焦AIoT領域模型、AIoT智能體,及AIoT基礎設施三大戰略方向。
- 其中,AIoT領域模型是特斯聯空間智能的分析引擎,采用“多模態”及“模型+系統+應用”的商業化策略,打造專注于空間內各垂直場景的系列領域模型及智能應用,以滿足不同行業和特定領域的獨特需求,實現跨模態、跨場景的協同聯動。
以特斯聯與深圳福田攜手打造的經濟領域大模型為例,經濟大模型集數據挖掘與統計能力于一體,通過歷史經濟數據、宏觀經濟態勢和行業動態及微觀企業行為,實現經濟問題解析。針對客戶特定需求,模型能自動生成針對性的經濟報告,并基于實時更新的數據與指標,迅速生成現狀、行業、市場預測等多維度的專業報告。
- 同時,為滿足不斷增長的AI需求,AIoT基礎設施及其全棧智算產品套件是特斯聯空間智能生態的基礎,以高效能綠色智算體為核心產品
今年2月,特斯聯推出了全新升級版綠色智算體,全面支持華為昇騰、昆侖芯、寒武紀、燧源、沐曦、壁仞等信創芯片,并適配DeepSeek-R1/V3系列、Qwen系列等前沿大模型的推理和訓練任務,構建具備“芯、網、云、智”能力的全鏈路工具包,實現從芯片到平臺,從算力到模型的100%全國產研發。此外,特斯聯亦針對異構算力的納管需求推出了X-Stack智算云平臺,以提供計算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網絡虛擬化、資源池化、網絡安全等服務。據測算,基于X-Stack,計算資源利用率最高可達97%。
- AIoT智能體,則作為特斯聯空間智能解決方案的統籌交互界面,以機器人與智能穿戴設備為核心載體,作用于企業級用戶級終端消費者。
2024年底,特斯聯創始人兼CEO艾渝曾在Web Summit Lisbon分享了通用智能體所需具備的四重能力——“類人”思考,長期記憶,“團隊”協作,及高維感知。據特斯聯首席科學家、特斯聯國際總裁邵嶺博士透露,公司即將推出的智能體模型亦延循此路徑。
在類人思考方向,該模型開創性地引入端到端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方法,使用高質量數據微調訓練出HALI基礎模型,通過獎勵函數(reward function)而非依賴人工,引導模型在與工具/設備/環境的交互中不斷優化策略,首次實現去人為編排與定義的工具調用、子任務分解,及多智能體協同,極大提升了智能體的自主性、靈活性及泛化能力。在長期記憶方向,特斯聯采用基于知識圖譜的數據壓縮存儲和檢索技術,使模型能夠既保持超長的記憶,又能快速從歷史數據中恢復記憶。
在邵嶺博士看來,伴隨大語言模型能力的不斷突破,作為其能力的延展與補充,智能體正在通過多模態工具整合、復雜決策閉環、動態環境交互,彌補大模型在空間智能中的局限性,推動其從“知識提供者”向“自主行動者”角色的進化?!爸悄荏w產品體驗的進階有賴于底層模型能力及工程能力的“雙輪驅動”,這也是特斯聯推進智能體系列產品研發的核心策略。”
首年業績亮眼:營收大漲、核心業務增幅超160%
得益于更明確的戰略方向及更完善的產品體系,特斯聯戰略升級的首年即交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績單。
招股書顯示,特斯聯2024年年度收入為18.43億元,相較2023年大幅提升83.2%。于2022年、2023年、2024年,特斯聯收入分別為7.38億元、10.06億元及18.43億元,三年年復合增長率達58.0%,領跑行業。
收入增長的同時,2024年特斯聯三費費用率(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由2023年的76.9%下降至45.0%;同時,公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從2022年的238天、23年的180天進一步縮短至104天,資金效率有效提升。
從收入結構來看,大模型技術浪潮驅動下,產業數智化需求激增。2024年,特斯聯AI產業數智化業務收入自2023年的6.24億元大幅提升162.9%至16.4億元,貢獻了2024年業務收入的最大漲幅。與此同時,特斯聯年度總客戶數量由2023年的330個提升至342個,其中亦有255個來自產業數智化業務,約占總客戶數量的74.5%。更高的客單價、更聚焦的行業戰略、更精準的獲客策略同步構建起特斯聯業績增長的“安全墊”。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特斯聯在手訂單達23億。
向好的業務表現亦使特斯聯獲得了更多資本青睞。招股書披露了2025年1月起始,特斯聯D++輪投資獲得所得款項6.55億元。其中,新入股股東包含青島匯鑄、諾哲瑞英、青島得厚、九江鄱湖、長沙經開、上海瑞力等。
2025年,DeepSeek系列模型掀起的模型性能及成本革命正加速推動全球AI產業進入空間智能時代。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研究報告,2024年全球空間計算市場規模約為1495.9億美元,并預計將在2034年突破10661.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1.7%;其中亞太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22.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能否緊抓機遇,走出空間智能的中國路徑,是特斯聯等中國企業在波譎云詭的全球市場格局下面臨的全新課題,值得持續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