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歐洲波羅的海發生了一起小規模沖突。當時愛沙尼亞海軍出動巡邏艦和飛機,打算攔截一艘叫美洲豹的油輪。按照愛沙尼亞官方的說法,這艘郵輪雖然懸掛著加蓬國旗,實際上是俄羅斯所有。它正在前往圣彼得堡,打算裝載原油,然后調頭南下去印度。美洲豹的運載能力超過10萬噸,這是很大的一筆交易。愛沙尼亞作為北約成員國中堅決反俄的小國,想試一試自己的斤兩。正在攔截的時候,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架蘇35戰斗機,嚇得愛沙尼亞海軍趕緊跑路。事后,愛沙尼亞外交部長米凱爾?扎克納稱“俄羅斯航空兵的行動不可接受”,并向俄羅斯臨時代辦遞交了抗議照會。俄羅斯人根本不予理會。
在歐洲波羅的海沿岸,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這三個小國對俄羅斯可以說是滿懷刻骨仇恨。他們之所以這樣仇視俄羅斯,有深刻的歷史原因。沙皇俄國時代,的確對這幾個國家采取了蠻不講理的霸權主義政策。二戰結束之后,三小國被納入蘇聯的版圖,這讓他們非常不滿。蘇聯解體,這三個國家終于投靠在了西方的懷抱,只要有一點點機會,他們就會采取一切能夠采取的措施,反對俄羅斯。
從地理位置上說,三小國的確能給俄羅斯找不小的麻煩。俄羅斯雖然是個大國,但是優良的海岸線并不多。波羅的海是俄羅斯最重要的一個出海口。這里是圣彼得堡,也就是列寧格勒的出海口方向,是俄羅斯追尋海洋夢想的起點,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
然而要想從圣彼得堡進入大西洋,必須經過一條彎彎曲曲的水道。水道兩側的國家,都與俄羅斯有著復雜的歷史恩怨,如今也都是北約的成員國。如果北約國家團結一心,用武力完全封死波羅的海航線,那俄羅斯可能確實沒有什么辦法。
但是北約國家的心不齊。雖然英國、德國、挪威、丹麥等國家都在叫囂著,要對波羅的海航線進行更加有效的管控,但是誰也不敢真正拿出海軍主力來,阻止俄羅斯的船只進出,阻止俄羅斯的石油海運出口。畢竟俄羅斯是一個核大國、導彈大國,真的引發了北約與俄羅斯的武裝沖突,美國或許可以隔著大西洋置身事外。但是一眾歐洲國家,甚至英國,都難逃滅頂之災。
所以,波羅的海三國干擾俄羅斯海上航運的結果很尷尬。俄羅斯什么時候會把他們放在眼里呢?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俄方也確實拿波羅的海航線上的這些干擾因素,沒有什么辦法。目前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已經很衰弱。2024年底俄羅斯官方公報,波羅的海艦隊的戰備訓練工作成績還不錯,先后10余次派出艦艇,大西洋等各個海區執行任務,但總計只動用了20多艘艦艇。加上在領海內的活動,全年的航行任務只有120多項。演習一共只有20多次。波羅的海艦隊的海軍航空兵一共只飛了5000多小時,其中還包括直升飛機,反潛機和運輸機等等。
對于這么大大一個戰略方向,波羅的海艦隊的活動規模實在是太小了。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的主要軍事資源都投向了烏克蘭戰場,波羅的海艦隊的經費相當有限。也難怪三個小國敢跳出來羞辱俄羅斯。
當然,三小國也沒有辦法對俄羅斯造成更大的影響,根據有關數據。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談不上有真正的海軍。愛沙尼亞海軍的主力就是四艘巡邏艇。這次攔截行動出動的就是最大的兩艘,其中的“庫爾維茨將軍”號排水量1053噸,占了海軍總噸位的3/4。
所以俄羅斯的波羅的海航線,會長期處在這種騷擾和反騷擾的狀態之下。除非美俄雙方對烏克蘭停戰達成協議并且落到實處,由美國出面叫停三小國的行動。但是從俄烏雙方在土耳其的會談情況來看,停戰前景還相當遙遠。俄羅斯作為曾經的海軍大國,如今也是虎落平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