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世界運動會倒計時的熱烈氛圍中,一場“國際賽事生活化”的創新實踐于5月21日傍晚在位于高新區桂溪街道三瓦窯社區的成都市老年體育活動中心拉開帷幕。由成都市體育局、體育總會主辦,成都市水上運動中心、成都市老年人體育協會承辦的“愛成都·迎世運”社區運動會世界運動會項目進社區系列活動,以“創意打卡+趣味挑戰+文化沉浸”的多元形式,在社區打造“家門口的世運會”,吸引數百名市民從“觀賽者”變身“參與者”,在飛盤、射箭、壁球等項目的體驗中,提前感受世界級賽事的魅力。
34個世運項目“微縮”落地:社區里的國際體育課堂
活動現場化身為“世運項目體驗場”,飛盤九宮格、精準射箭、趣味壁球、迷你臺球、軟式曲棍球等兼具專業性與趣味性的項目分區設置。市民手持“運動生活地圖集章卡”,如同參與定向越野般穿梭于各個點位,在飛盤區學習反手投擲技巧,在射箭區體驗“百步穿楊”的專注,在壁球區感受快速攻防的節奏。最引人注目的是“世運項目主題海報矩陣”,34個賽事項目以視覺化圖譜形式呈現,搭配簡明易懂的規則解說,讓市民在拍照打卡中完成“國際體育知識掃盲”。
“以前只知道奧運會,沒想到世運會有這么多新奇項目!”剛完成全項目打卡的市民李女士展示著集滿印章的卡片,“軟式曲棍球看似簡單,實際需要團隊配合,比想象中更有挑戰性。”
全齡段熱力互動:從銀發族到Z世代的運動狂歡
18:30活動啟幕,暖場音樂與現場歡呼聲交織出夏日傍晚的活力圖景。飛盤區域內,年輕人組隊挑戰“九宮格得分賽”,飛盤劃過夜空時引發陣陣驚呼;射箭區則呈現“三代同場”的溫馨場景——68歲的張大爺手持復合弓沉穩瞄準,10歲的小朋友踮腳拉弓的模樣逗笑全場,最終兩人同獲“最佳準確度”貼紙獎勵。數據顯示,活動現場中老年參與者占比達32%,青少年占比41%,充分體現“全齡友好”的辦賽理念。
值得關注的是,現場設置的“世運知識問答打卡點”成為人氣高地,市民通過掃碼答題解鎖電子勛章,累計線上互動量突破5000次。
輕量化模式破解“最后一公里”:體育惠民的成都樣本
“我們把國際賽事‘拆解’成可觸摸、可參與的社區場景,讓世運精神真正‘接地氣’。”市體育局社體處負責人介紹,選址老年體育活動中心,既盤活存量體育設施,又精準觸達不同年齡層人群。現場特別配置“輕量運動包”,包含便攜飛盤、迷你射箭套裝等器材,市民可現場租賃體驗,最低參與門檻僅需“一雙運動鞋”。
據悉,該系列活動近期已在多個社區舉行,在后續活動中,還將引入空手道、匹克球等潮流運動。“我們希望通過這類市民身邊的體育活動,讓體育成為社區社交的‘新語言’。”市體育局社體處負責人表示。
以社區為支點,撬動城市運動基因
當國際賽事元素融入社區廣場舞的場地,當專業運動器材出現在老年活動中心,這場“微型世運會”折射出成都“辦賽營城”的深層邏輯——不是追求宏大敘事的堆砌,而是讓體育回歸生活本質。隨著更多“家門口的運動場”落地,這座城市正以“人人可參與、處處有活力”的姿態,將對世運會的期待轉化為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為2025年世界運動會的盛大舉辦埋下“全民參與”的伏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