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歲北大終身教授季羨林,一針見血:“人老了,不在于運動,不在于喝水,不用戒煙戒酒,而是以下3件事,晚年幸福無憂!”
這是季老的人生經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人能做到其中的一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首先的一點,可能也是大家最疑惑的一點,那便是“不鍛煉”,長久以來,大家已經將鍛煉身體才能強身健體當做是養生常識,但季老卻站出來“推翻”,其中到底有什么奧妙呢?
其實,季老的意思不是讓你不動,之前潘長江有個小品,就是在討論生命在于運動還是靜止,而季老的答案便是:不會完全不動,也不是力求運動。
他的意思是,不要過度,有些人過于追求什么運動,還沒有開始就先給自己制定計劃,更有甚者,還會找人來監督自己,如果沒有運動到一定的量,就給自己什么懲罰。
先不說這樣的成效如何,就說這樣下來,自己的心情或者身體能輕松嗎?
如果一個人帶著過強的目的去做事,就會在無形中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況且,我們的行動和行為都會對大腦產生重要的影響。
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去選擇一項輕松有用的運動,比循規蹈矩的跟著一些健身視頻做操要有用。
所以,有些時候,飯后散步或者做一些簡單的健身動作,比大張旗鼓的打拳練劍或者跑步更能讓人保持健康。
過度的鍛煉只會傷身傷心,這是季老所深以為然的,而且,他自己身邊就有鮮活的例子。
他有兩個朋友特別信奉鍛煉的“奇效”,所以每天都有一個必須要完成的目標,那便是一定要將鍛煉的時間控制在兩小時往上。
身體負擔大了,一個早早離世,一個重病在床,反而不如他一個隨性的人活的長久自在。
第二點,也是很多書籍上會提到的一點,那便是“不忌口”,這個意思并不是說要吃什么大魚大肉,而是很多人在吃東西的時候,面對那些自己喜歡吃的,反而不敢下手。
因為這些食物還沒有入口就先被打上了標簽---“糖分超標”“太過油膩”“不好消化”,諸如此類,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老了忌口是正確的,可是不能因為這些東西某個成分過高就完全否定,例如水果,糖分高但是對身體也有好處,肉類也是這樣,季老對涮羊肉情有獨鐘,他也經常叫上老友一起品嘗。
他不忌口,但是有一點,他從來不吃多,他老人家很懂得適量,不用別人提醒,他自己心中都有一把稱。
這一點和李慶遠的養生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他說,在他生活的256個春夏中,就從來沒有吃過過量之食,要知道這位“老神仙”可是熬走了九任皇帝呢。
最后一點,那便是“不嘀咕”,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懂,但能做到的人太少了,甚至比以上兩個都難。
這基本上是所有長壽者的共識,而且,也有相關的研究表明,一個老者想要長壽,心態是必不可少的。
不管是林蛇母,還是季老亦或是李慶遠,都是這樣,從來不會因為生活的瑣事犯嘀咕。
保持平靜、樂觀、以及開朗是很重要的,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將一切看輕,游離在繁瑣的世界之外,就能獲得不一樣的感受。
“圣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這一點,古人早就告訴我們了,要心態平和、心底坦然,心胸豁達,方能治身以至長壽。
壞情緒會引起咱們負面的情緒反應以及過度的情緒波動,這些都是殺死咱們精氣神的“元兇”,所以,千萬要學會控制情緒。
這三點說起來,沒有什么晦澀難懂的,都是明白通俗的真理,可越是簡單明了的道理,反倒是人們最難達到的標準。
這三點也算是一個長壽者的必修課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這三點的呢?
信息來源:季羨林一身“毛病”,卻有98歲高齡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