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在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特朗普一頓吹噓稱,這些國家曾被中國極力拉攏,打算靠攏中國,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了。他確信自己已經改變了這一局面。有美國學者指出,除投資和人工智能、安全等問題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望看到海灣國家降低與中國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特朗普在采訪中多次提到了中國。當被問及是否希望訪問中國時,特朗普回答:我當然愿意。他補充道,中美關系至關重要。
其實按照正常邏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想訪問另一個國家,還強調兩國關系至關重要,說明兩國關系非常緊密,最典型的比如中俄,這幾年,兩國領導人進行了多次互訪,中俄關系被定義為,不是盟友勝似盟友,合作無上限。但中美之間的關系,沒法用常理分析,尤其現在的美國總統,是朝令夕改、反復無常的特朗普。
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在日內瓦的經貿談判,只能說為更進一步的互動提供了契機,這需要特朗普政府自行把握,而不是繼續在那里,靠一些虛無縹緲的表態制造話題。中美關系何其敏感復雜,最不需要的就是話題和噱頭。偏偏特朗普就是那種最擅長噱頭的美國總統,他需要不斷地挑動國內情緒,方便自己從一個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才能掩蓋自己上任一百天的乏善可陳。
據報道,穆迪近日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至Aa1,警告債務負擔將于2035年升至GDP的134%,進一步動搖全球對美元體系的信心。同一天,中國外交部已接受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遞交的國書副本。龐德偉在社交媒體表示將“推動美國利益”,中方明確回應:中美關系應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惠”。這位76歲的大使雖與特朗普關系密切,并擁有40年商界經驗,但其對華立場偏鷹派,曾稱中國“威脅世界秩序”,因此能否務實溝通仍需觀察。
貿易(資料圖)
此外,中美博弈,中方從來就沒有妥協過,因為中方手里掌控有可制勝美國的“王牌”。我們一直在準備、布局,通過技術突圍和資源反制等方式進行應對反擊。顯然,在反制美方挑釁方面,中國的工具箱一打開,里面全是足以痛擊對手的“硬貨”!中美關稅戰,中方不打則已,一旦出手必將立于不敗之地。按照媒體的說法就是:事實上,美方不僅在AI芯片方面卡不了中國的脖子,反倒在關鍵資源上被中國“卡著脖子”。
而且中國消費品是美國的剛需,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替代的,所以該買的部分美國一定會買,而中國出口商需要承擔的關稅也很好解決,加價就好了,這個價格就被加在了美國進口商的頭上,進口商自然也不愿意承擔這個憑空的損失,他們就會加高零售價。最終承受傷害的,其實是美國的消費者。但是消費者又不得不購買這些中國商品,因為被征收了145%的關稅之后,中國商品仍然比美國本土生產的商品要更加的便宜。
特朗普(資料圖)
綜上所述,對于特朗普的訪華意愿,若從積極角度考量,中美高層對話有助于管控雙邊分歧,推動經貿等領域合作重回正軌。特朗普首次訪華時,雙方曾簽下經貿大單紀錄。當下若能促成再次會面,在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或能為世界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但前提是,特朗普得有誠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