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俄羅斯陸軍總司令任上,待了11年的薩柳科夫大將,出任安全會議副秘書,其職務由中部集群指揮官莫爾德維切夫上將接任。這一人事調整,被認為是俄羅斯在為陸軍戰后調整奠定基調。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了莫爾德維切夫升任陸軍總司令的消息,標志著屬于莫爾德維切夫的時代開始了
一、老將安然退役不易
薩柳科夫到今年5月21日剛滿70歲,這次是按照退役條例到年齡退休,然后調往沒有實際職權,但能向普京提供建議的安全會議,出任紹伊古的副手。相比于德沃爾尼科夫、蘇羅維金等,因為戰場表現不佳徹底賦閑的高級將領,薩柳科夫在副總指揮任上,一直沒有存在感,這個結局很不錯了。
■薩柳科夫的這個結局確實不錯
二、戰功顯赫的年輕上將
莫爾德維切夫生于1976年1月,現在才49歲,能在這個年紀,拿下陸軍總司令的職務,靠得是實打實的戰功。作為一名傳統陸軍軍官,莫爾德維切夫在前半生,接受了完整的軍事院校教育。特別是2016年結束在總參謀軍事學院的學習后,職務晉升速度明顯加快。在2017年,他還只是南薩哈林斯克衛戍區司令員,等到四年后的2021年末,就成為當時俄羅斯僅有的幾支合成集團軍之一,日后大名鼎鼎的第八集團軍司令員。俄烏戰爭爆發后,莫爾德維切夫統率第八集團軍參戰,并指揮了著名的馬里烏波爾圍城戰。
■馬里烏波爾圍城戰是莫爾德維切夫的初秀
作為俄軍第一次進攻重兵把守的大城市,馬里烏波爾之戰是檢驗雙方戰術和意志的反光鏡。莫爾德維切夫敏銳意識到遠程火炮、無人機、滑翔炸彈和電子戰系統的價值,充分結合并運用到前線,最終消滅、俘虜8000余人,俄軍和地方部隊總計傷亡6000余人。事后,莫爾德維切夫因功升任南方軍區副司令員。2023年2月,他又取代表現不佳的拉賓上將,出任中部軍區司令員,并指揮在烏克蘭戰場的中部集群,同年9月晉升上將。
■長期在阿夫杰耶夫卡鏖戰對雙方士兵來說都是折磨
2023年10月,莫爾德維切夫受命進攻軍事重鎮阿夫杰耶夫卡,作為連接頓涅斯克和其他烏東地區的咽喉,俄烏雙方曾在這個區域鏖戰多日,誰也無法獲得壓倒性優勢。莫爾德維切夫發起攻勢時,恰逢俄羅斯解決滑翔制導炸彈的產能問題,于是針對守軍“頭重腳輕”的工事結構,大膽集結優勢兵力從兩翼發起鉗形攻勢,再借助空天軍定點轟炸,逐一拔掉守軍據點。最后投入精銳特種部隊,借助管道秘密潛入守軍后方,在2024年2月贏得最后的勝利。戰后,普京親自簽發電報予以表揚,他也因此獲得“俄羅斯英雄”稱號。
■蘇-34配合滑翔制導炸彈的意義重大
三、屢戰屢勝后威望很高
此外,由于莫爾德維切夫總是身先士卒,喜歡在前線活動,所以烏克蘭政府曾在2022年3月,宣布他在赫爾松前線“陣亡”。但他不僅很快就“起死回生”,而且屢戰屢勝,成為俄軍表現最耀眼的高級將領。現在戰事逐漸平息,莫爾德維切夫調任陸軍司令員,身上應該還兼著副總指揮的職務,不存在明升暗降的情況,實際上是表彰前線戰功的開端。俄羅斯政府在薩柳科夫退役,陸軍總司令一職空出的節點,選擇讓莫爾德維切夫接任,屬于既保證前線指揮體系穩定,又拿出典型安撫人心的巧妙操作。
■莫爾德維切夫接任陸軍總司令各方都能接受
四、是戰后陸軍改革關鍵
如果把眼光再放遠一些,以49歲年齡出任陸軍司令員的莫爾德維切夫,能在這個職位上最多能待21年。再加上他身邊還有一大批,同樣在烏克蘭戰場上建功立業,又對信息化戰爭有清晰認知的精銳軍官,戰后推動俄羅斯陸軍改革,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俄羅斯在戰爭早期暴露的后勤保障水平有限、裝甲突擊能力不足,無人機、制導火箭炮等高機動裝備發展乏力,甚至是編制不合理等問題,能不能在戰后予以解決,莫爾德維切夫起到的作用很關鍵。
■后勤保障不佳讓俄軍在早期損失慘重
結語
當然,哪怕俄烏停戰,雙方邊境線也不可能恢復以往平靜,俄羅斯陸軍注定需要面對歐美支持烏克蘭,帶來的壓力。屆時莫爾德維切夫最核心的任務,實際上是如何憑借和平時期有限的資源,做好打下一場戰爭的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