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楊某甜“天價耳環(huán)”事件持續(xù)發(fā)酵,成為輿論焦點。5月22日,雅安市聯(lián)合工作組發(fā)布通報,雖對黃楊鈿甜父親楊某在雅安工作期間的部分情況予以說明,但這份通報卻被不少網(wǎng)友認為避重就輕,未能有效平息公眾的質疑。
通報內容顯示,楊某在雅工作期間未經手災后重建項目招投標,未涉及災后重建資金審批管理和慈善捐款。然而,當前公眾最關注的核心問題并非這些,而是楊某是否存在貪污腐敗行為。這種“答非所問”的通報,難免讓公眾感到失望。畢竟,從事件引發(fā)關注開始,網(wǎng)友們圍繞其家庭財富來源的合理性、公職人員與商業(yè)利益的關聯(lián)等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大家迫切希望得到關于這些關鍵問題的明確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通報中指出楊某存在兩大違規(guī)問題:一是在雅工作期間涉嫌違規(guī)經商辦企業(yè);二是在參加公開招錄公務員考試和工作期間涉嫌故意隱瞞違法生育二孩問題。這兩個問題本身確實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和紀律,但與公眾所關心的貪污腐敗問題相比,似乎未能觸及事件的核心。公職人員違規(guī)經商辦企業(yè),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權力尋租、利益輸送等深層次的腐敗問題,公眾有理由追問:在其經商過程中,是否利用了公職身份的便利?是否存在不正當?shù)睦娼粨Q?而這些關鍵問題,通報中卻沒有進一步的調查結果和說明。
另外,對于楊某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通報也只字未提。公眾對其家庭財富來源的質疑依然存在,僅僅澄清未涉及災后重建和慈善捐款,無法消除大家心中的疑慮。在信息時代,公眾對公職人員及其家屬的行為有著更高的監(jiān)督意識,面對如此引人關注的事件,一份詳盡、有針對性的通報顯得尤為重要。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相關部門在應對輿情時,需要更加精準地把握公眾關切,給出切實回應核心問題的調查結果。如果只是選擇性地回應部分問題,不僅無法平息輿論,還可能引發(fā)公眾對調查公正性和全面性的質疑。期待后續(xù)調查能夠深入、全面,真正做到給公眾一個滿意的交代,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政府的公信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