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甘肅日報發布消息:甘肅省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研學服務融合領域地方標準《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活動服務規范》正式通過省級評審并發布,該標準由平涼市崇信縣牽頭制定,將于7月30日起正式實施。
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文化資源豐富,非遺項目眾多,文旅融合發展成果豐碩,為非遺研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2022 年,平涼市以崇信縣為依托,正式啟動了該標準的編制工作。標準制定過程中,得到了平涼職業技術學院、平涼市食品檢驗檢測中心等單位的專業技術助力。崇信縣文化館非遺中心專門組建了專項工作組,深入省內 12 個非遺傳承基地開展實地調研,與 26 位非遺傳承人進行交流學習,并廣泛收集了文旅企業、教育機構及社會公眾的 83 條意見建議,經過18個月的不懈努力,最終完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活動服務規范》地方標準的制定。
該標準系統全面,從課程設計、活動實施、質量管理三個關鍵維度入手,對非遺研學活動的資源開發、師資配置、安全保障等 12 項核心要素進行了規范和明確。值得一提的是,平涼具有地方特色的 “春官說詩”“弦子腔” 等非遺項目的活態傳承經驗也被巧妙地融入標準體系之中。這不僅為甘肅省內的非遺研學活動提供了明確的規范和指導,也貢獻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有望推動全省非遺研學活動邁向規范化、標準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活動服務規范》地方標準的發布與實施,標志著甘肅省在非遺保護傳承與創新利用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對于促進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當今教育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時代,研學旅游指導師正成為備受矚目的新興職業??既⊙袑W旅游指導師證書,不僅是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增添一份耀眼的光環,更是踏入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廣闊天地的關鍵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