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總以為醫療、醫院是永遠的避風港,然而,現實卻并非如此。
就在2個月前,陽谷縣人民法院的一紙裁定,宣告了魯西南醫院有限公司的破產。我們才猛然發現,原來那些看似堅不可摧的醫院,也可能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這家曾為縣里唯一的三級醫院,投資高達20億,占地248畝,設計床位2000張,如今卻負債12億,走到了生命的盡頭。2018年,魯西南醫院開業。作為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它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為一體,醫院招聘時,護士要求本科,醫生要求雙一流,這樣的高標準,讓魯西南醫院在開業之初就匯聚了一批精英人才。
然而,好景不長。在疫情等各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下,這家曾經風光無限,被格外看好的醫院走到了盡頭。
其實,縣醫院發展的困境,在疫情之前,就已有端倪:
第一,醫生取消編制,實行總量控制。
第二,取消異地就醫審批制度
第三,醫院“高樓化”。
第四,“三明醫改”全國推廣
1.異地就醫取消審批:患者流失
盡管硬件設施逐步完善,但縣級醫院仍存在“設備閑置、技術滯后”問題。例如,某縣醫院購置了價值千萬的MRI設備,但因缺乏專業技師,日均檢查量不足5例。同時,縣域患者外流現象嚴重: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22年縣域患者到省市級醫院就診比例仍高達25%,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復雜病例外流率超過40%。
應當說,異地就醫取消審批是壓倒縣醫院們的第一根稻草,以前患者想去好醫院,必須由原醫院出具轉院單,證實該患者本醫院無法治療,建議轉院,否則醫保不能報銷。而一張“轉院單”成了一些醫院的“護身符”和“搖錢樹”,為了一張轉院單,產生了多少人情世故與腐敗,經歷過的都懂。
而取消異地審批之后,患者就診自由,大量患者去往三級醫院,甚至濟南、北京的大醫院,導致縣醫院們患者流失。
2.僵化的用人體系:好醫生流失
縣級醫院普遍面臨“招不來、留不住、用不好”的人才困境。據統計,全國縣級醫院執業醫師中本科及以上學歷者不足50%,高級職稱人員占比僅為12%,遠低于城市三級醫院。
某西部省份縣級醫院院長坦言:“一名成熟的超聲科醫生需要培養5年以上,但人員流動性大,剛培養成熟就被上級醫院挖走。”此外,學科帶頭人匱乏導致專科建設滯后,兒科、精神科等薄弱學科尤為突出。
不得不說,用人體制改革,縣級無疑是最頑固,改革最難的。縣醫院就是如此。
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政策下,醫院中的“老人們”靠著編制和職稱,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而年輕大夫沒有編制,卻實實在在的成為了“牛馬”。可是,這些“牛馬”畢竟是人,在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之后,大部分選擇了跳槽,去了私立醫院或者大醫院。
導致縣醫院成了實習醫生的“實習基地”。
西部某三甲醫院人事科長曾開玩笑:“縣醫院就像我們的人才培訓基地。”
這句話背后是殘酷的現實:2024年縣級醫院碩士以上人才流失率同比上升12%,其中85%流向地市級以上醫院。在浙江麗水,某縣醫院近五年流失52名衛技人員,導致內科、婦產科等科室連基本手術都難以開展。
人才流失的背后是待遇差距。
縉云縣某鄉鎮衛生院醫生月薪不足4000元,而同城三甲醫院同崗位收入是其三倍以上。更致命的是職業發展瓶頸 —— 某縣醫院五年內僅3人晉升副高職稱,而市級醫院同期晉升人數是其10倍。這種 “干得越多、機會越少” 的困境,讓年輕醫生紛紛 “用腳投票”。
3.醫院“高樓化”:債臺高筑
隨著前些年魯北地區城鎮化的加快,各地縣醫院紛紛建立起高大的住院樓,門診樓,而相應的債務也不斷增加,疊加政府撥款有限,這些負擔不得不壓在患者身上。導致患者看病檢查多,費用高,而治療效果并不好。如此惡性循環,看病的人越來越少。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24年政府辦醫院負債總額達1.9萬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45.1%。在安徽某縣,醫院花2000萬元引進的介入導管室,因培養的三名骨干醫師兩年內全部被挖走,設備至今閑置。這種 “投入越多、虧損越大” 的怪圈,讓許多縣醫院管理者患上了 “設備恐懼癥”。
4.醫保完善:縣醫院的“雪上加霜”
與大城市不同,縣域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繳納醫保的居民少,醫保報銷比例低。所以,醫院為了創收,往往會采取讓患者“多住院”,“掛床”等方式,“榨干”醫保患者。而以“三明醫改”為典型的醫保體制改革,無疑堵住了醫院的這些漏洞,讓醫院的收入直線下降。
最終,縣域患者形成了大病去三甲醫院,小病去診所的局面。縣醫院們門可羅雀。
近年來,隨著政府財政吃緊,縣醫院們的日子越來越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