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2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司法部、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的開展情況。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聚焦糾治四類問題,糾治效果初步顯現。
規范涉企行政執法
管住執法人很關鍵
司法部有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介紹,執法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對執法水平的高低起著關鍵作用。當前,涉企行政執法中存在的粗暴執法、任性執法、機械執法等問題,很多都是由于人的原因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行政執法人員管理方面的短板,必須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管理、培訓和監督。
據介紹,目前,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執法人員管理辦法,健全執法人員準入和退出機制,堅決杜絕不具備資格的人去執法。制定《行政執法行為規范》,厘清行政執法人員權力邊界和行為邊界,明確行政執法人員禁止性行為和紀律要求,有效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執法人員濫用職權、徇私枉法和粗暴執法等問題。
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 劉波:專項行動開展以來,一些地方像江西,全省清理了不符合行政執法條件的人員2648人;山東省青島市清理了不符合行政執法條件的人員351人。各地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了1140條線索,處理相關人員1068人。
司法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專項行動確定的重點領域包括食品藥品、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等行政執法事項多、工作量大、行政裁量權基準幅度比較大的領域,也是與企業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關系密切、容易引發問題的領域。
司法部副部長 胡衛列:加強對執法突出問題的監督,提高監督的精準性、有效性,切實解決執法人員不依法履職,該嚴不嚴、該管不管、該罰不罰等問題。
建立長效機制
讓企業安心謀發展
發布會上介紹,通過這次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有關部門將建立起長效機制,防止問題反彈,讓企業輕裝上陣、安心謀發展。
司法部表示,將加快制定出臺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實現對行政執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態化、長效化監督的制度支撐。
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 劉波:目前全國各地絕大多數地方都已經出臺了相關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我們也在加緊起草工作,目前已經完成了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過程,收集到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下一步會抓緊研究出臺。
發布會上還介紹,行政執法應力求在“力度”與“溫度”之間找到平衡點,做到該嚴則嚴、當寬則寬,讓行政執法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不斷優化執法理念,堅持執法與服務相結合,積極探索“首違不罰”“輕微不罰”,對依法可以采用柔性執法方式的,按照包容審慎的原則依法進行處理。
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 劉波:規范執法不是說執法越寬越好,更不是不執法,而是要強調依法該嚴則嚴、當寬則寬,特別是對食品藥品安全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域,要堅決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