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外交部部長助理兼禮賓司司長洪磊接受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遞交國書副本。龐德偉大使于5月15日抵華。
特朗普(資料圖)
在5月1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特朗普一頓吹噓稱,這些國家曾被中國極力拉攏,打算靠攏中國,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了。他“確信”自己已經改變了這一局面。有美國學者指出,除投資和人工智能、安全等問題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望看到海灣國家降低與中國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特朗普在采訪中多次提到了中國。當被問及是否希望訪問中國時,特朗普回答:“我當然愿意。”他補充道,中美關系“至關重要”。
彭博社注意到,盡管特朗普釋放出渴望與中方接觸的信號,但他同時承認,此番中東之行旨在讓這些國家遠離中國影響。談到本次訪問的三個阿拉伯國家時,特朗普反復提到了其重要性:這個地區至關重要,這里是世界能源之都,掌握著巨量能源,還有其他戰略資源。
從邏輯來看,若一切進展順利,他完全沒必要立刻轉向中國;但恰恰是因為事情沒有他想得那么順利,他才希望盡快在中國問題上取得突破。畢竟,雖然特朗普的中東之行以沙特、卡塔爾、阿聯酋三國總計超80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為賣點,但實際內容多為框架性協議。至于特朗普急于訪華,也源于三重現實壓力:其一是債務危機加劇。其二是稀土供應鏈危機。其三則是中期選舉壓力。這次隨著特朗普訪華意愿一起的,還有他對國內的2個要求,內容直指美國商業和貨幣政策,聽上去像是在對內喊話,但實際上是在給中國釋放信號。
特朗普(資料圖)
2024年中美聯合執法行動中,美方查獲的芬太尼90%來自墨西哥,與中方供應鏈毫無關聯。
更致命的是,美國藥企因關稅導致原料藥成本暴漲40%,輝瑞、禮來等巨頭已向國會施壓取消關稅。如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導致美國GDP增速下降1.2個百分點。全球資本用腳投票,人民幣結算激增300%。沙特對華石油貿易中,人民幣結算比例從3%飆升至36%。俄羅斯宣布:所有能源出口接受人民幣、盧布、黃金結算。連美國鐵桿盟友巴西都加入進來,5月剛用人民幣償還100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
但現實數據顯示,中國仍是海灣國家最大貿易伙伴:沙特40%的石油出口流向中國,卡塔爾與中石化簽署了27年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阿聯酋與中國合作建設全球最大太陽能電站,這些合作表明,中東國家在能源與科技領域堅持“兩邊下注”,并未如特朗普所言“倒向美國”。更深層的矛盾在于,美國技術封鎖政策遭遇反噬。沙特引入華為5G技術,阿聯酋與中企合建AI研發中心,美國試圖通過AI芯片出口要求中東配合“科技脫鉤”卻遭冷遇,暴露出盟友對美國技術主導力的信任危機。倫敦國王學院學者指出,海灣國家的戰略自主性遠超特朗普想象,其“離間計”淪為國際笑談。
特朗普(資料圖)
在5天內三問中方而不得“入門”后,特朗普不得不采取更進一步的行動,首先是16日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向中方遞交國書副本。不過美媒馬上給特朗普潑了一盆冷水,認為其既然有所求于中方,又死抱“美國優先”,不但達不到目的,最終還會激怒中方。毫無疑問,現在特朗普把中美經貿戰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為此,他不惜得罪美聯儲及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提出了兩個讓人難以接受的要求。
更打臉的是,中國這邊淡定接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并接受國書,這位76歲老哥雖然頂著"中國威脅論"的鷹派標簽,但中方就一句"相互尊重、平等互惠"扔過去,態度明確得不能再明確:要談可以,拿誠意來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