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2日,中國商務部官方發布,中國和東盟舉行經貿部長特別會議,雙方共同宣布,經過兩年時間內,九輪正式談判的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協議全面完成,將于年內簽署升級議定書。這次3.0版談判,是在全球局勢動蕩的大背景下,頂著美國兩屆政府的施壓談成的,它對中國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應對美國更激烈的貿易施壓,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中國和東盟的合作,仍在不斷深化
自貿區3.0版
中國和東盟建自貿區,還要從2002年,我們加入WTO的第二年說起。既然要跟全球各國做生意,家門口的貿易伙伴,肯定得先打點一下。不過那個時候的我們,各項產業的發展還比較落后,跟外面做生意的經驗也不足,雙方一直談到2010年,我們辦完北京奧運會,才正式談成。
這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跟外部經濟體聯合建立的自貿區,也是東盟成立以來的首個自貿區。之后,中國和東盟的貿易往來就迅速增加,2010年,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額還只有2927億美元,2014年已經猛增至4801億美元。2015年,雙方簽署了升級協定,自貿區2.0版出爐,到2020年,雙邊貿易額繼續上升到6853億美元,東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每天都有大量的商品在中國裝船,運往世界各地
對中國和東盟來說,大家正常做生意,有錢一起賺,是合作共贏的典范。但很快,找麻煩的國家就來了:美國。2012年,奧巴馬提出“重返亞太”戰略,2015年,美國牽頭成立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簡稱TPP。當時,美國已經預感到中國在軍事、經濟和科技領域的飛速發展,會給他們帶來巨大挑戰,奧巴馬決定,跟東盟拉拉關系,看能不能從中國手里搶點生意過來。
美國阻撓失敗
TPP成立之初,奧巴馬的計劃是,拿出美國在技術、知識產權等服務貿易領域的優勢,給東盟讓利,誘使他們遠離中國。對長期跟東盟只從事商品貿易的我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但好在,奧巴馬卸任后,特朗普立即退出TPP,作為一個商人,特朗普認為,白花花的銀子送給東盟,造孽,要從中國手里搶生意,那就直接搶啊。
可惜,特朗普高估了美國的國際影響力,也低估了中國跟東盟的關系,他和拜登幾年折騰下來,不僅沒把東盟拉到美國那邊,還眼睜睜看著中國跟東盟的生意越做越大,關系也越走越近。這次的自貿區3.0版,又加入了很多新的合作理念,包括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互聯互通、標準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等等。
汽車是典型的高科技制成品
這些東西,一直都是美西方國家說了算,現在,起碼在中國-東盟自貿區里,合作伙伴們已經開始接受由中國來制定相關規則。這個變化,顛覆了印太地區的貿易格局。以后,東盟的高中低端制造業、技術服務和知識產權服務等,都將不再有美國、日本、歐洲等域外經濟體染指的機會。
周邊命運共同體
之前我們聊過一個概念,叫“周邊命運共同體”,意思是我們要立足東南亞,打造一個以中國為核心的貿易圈,來對抗美國的極限施壓。中國和東盟的自貿區3.0版,是這個概念的直接體現。我們跟東盟的關系越穩,面對關稅戰和貿易戰的抗壓能力就越強,短期內,我們能頂住美國的進攻,長遠看,我們更能以東盟為跳板,向全球輸出中國的高技術產品、服貿產品,甚至是技術規范。
這條漫長而艱難的路,我們走了整整30年。1995年是中國出口元年,數據顯示,我們的低技術制成品占總出口的50.5%,高技術制成品僅有10.7%。當時有種說法是,中國要出口一億條牛仔褲,才能買得起一架波音飛機。而到近些年,我們的高技術制成品出口占比已經接近40%,不僅不用苦哈哈地造牛仔褲了,大飛機,我們自己也能生產。
中國產的大飛機:C919
這些輝煌成就,是幾代中國人,一步一個腳印奮斗出來的。將來,我們還會看到中國的基礎設施全球化、技術生態全球化,由此形成規模效應。到時候,包括東盟十國在內,會有越來越多國家,在中國的產業鏈、技術標準下,靠著中國企業的幫助發展經濟,而這些,就不是美西方國家發幾道政令,能輕易切斷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