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5月17日,由國際納米制造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anomanufacturing,簡稱ISNM)主辦,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指導,重慶理工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制造范式Ⅲ國際論壇在重慶科學會堂開幕。國際納米學會首任主席房豐洲教授,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唐毅,國際納米制造學會主席、日本工程院院士高偉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開幕式由校長劉小康主持,副校長丁軍參加會議并主持大會主旨報告。
開幕式現場
康騫在歡迎辭中指出,我國正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發展原子級制造產業,重慶作為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正全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慶理工大學聚焦精密測量領域,以“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密位移測量科技創新策源地”為目標,建立了系統測量理論及全新方法體系,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他希望通過本次會議交流達成合作之花,共同為制造范式變革賦能助力。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致辭
房豐洲教授在致辭中回顧了制造范式Ⅲ的理論發展歷程,并對未來制造的發展提出了展望。他指出,制造的本質是功能實現與性能保障的系統性轉化,范式Ⅲ以基礎理論革新為驅動,將重構高端制造、精密儀器等領域的產業格局,助力全球高端制造跨越式發展。
唐毅在致辭中指出原子級制造是搶占全球產業制高點的關鍵,重慶正全力建設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希望科學家們以本屆論壇為紐帶,將前沿理論探索與重慶產業需求深度對接,共同培育新質生產力,為重慶市前沿制造技術、高端數控裝備等重點產業賦能。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唐毅致辭
2012年提出制造發展的三個范式,將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亦即原子級制造)作為制造范式III革命性技術的核心內涵,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前沿研究領域,引領世界制造新技術的變革性發展。這種制造范式的轉變具有重大意義,將制造創新的主戰場從“工藝微縮”轉向“原子重組”,使材料、信息、生物等領域的底層技術得以在原子尺度融合。
本屆論壇為期兩天,設置主旨報告、分論壇邀請報告、專題研討及技術參觀等環節。論壇圍繞“超精密制造與測量”“微納制造與計量”及“原子及近原子尺度的制造、表征和應用”等三個主題開展2場主旨報告及20場特邀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