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戴著影目科技眼鏡進行提詞,強大的AI現場實時翻譯;以星藍星、元夢空間、世優宇宙等成都數字文創代表企業帶來的創新產品令人應接不暇……
5月22日,以“文創天府·蓉耀未來”為主題的成都市文化旅游產業鏈創新場景供需發布會在成都高新區拉開帷幕。本次活動,旨在深入推進“立園滿園”, 常態化開展“進解優促”行動,加速推動創新場景應用,充分挖掘城市文化旅游場景資源和新技術、新產品供給資源。
本次發布會包括數字文創政策及金融服務解讀、場景清單發布等環節。來自成都的文創及文旅產業園區、重點國有企業、博物館、行業商會協會及民營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進行深入交流對接。作為最為矚目的環節之一,成都市文化旅游產業鏈創新場景供需清單正式發布,釋放產業發展多重機遇。
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首批文化旅游產業鏈場景清單共76條,其中場景需求37條,場景供給39條,涵蓋了數字文創、旅游、音樂、體育、會展等文化旅游產業鏈重點領域。
本次活動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體育局、成都市博覽局主辦,成都市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中心承辦,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上交所西部基地、交子金融夢工廠支持。
搭舞臺:文化與科技的“同臺競技”,展現產業前沿趨勢
作為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之一,成都著力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暢通要素資源高效配置的通道,始終積極為市場主體搭建舞臺,讓市場的力量站在產業變革的C位。本次發布會聚焦文化旅游產業鏈的“創新場景”,就是要通過場景賦能,為具有首創性、變革性的新技術、新產品提供“試驗場”與“首秀臺”,讓市場主體的“能力供給”與“機會需求”實現雙向奔赴。
本次活動邀請到東郊記憶西區視覺科技場景、音樂文創總部基地智慧化場景、成都自然博物館沉浸式VR體驗場景等5個項目作為場景需求方代表上臺推介以及力方數字科技視覺、成都星藍星裸眼3D全息技術、雨燕智宣AICG智創平臺等5個項目作為場景能力供給方代表上臺推介。這些企業均來自數字文創不同細分賽道,正充分展現了成都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趨勢。
本次活動還在會場外圍設置了體驗區,參會人員在現場可以體驗到裸眼3D、VR眼鏡、AI數字人等數字文創新技術、新產品,為有場景供給能力的企業提供演示舞臺,讓“產量”變成“流量”。
場景需求推介環節,來自英雄電競的國際電競賽事合作、成都傳媒文化投資的東郊記憶·西區項目、成都音樂文創園管委會的數字文創場景、成都自然博物館的自然主題類沉浸式VR體驗場景、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管理局人體外骨骼項目的相關代表逐一上臺。
例如,東郊記憶·西區項目聚焦構建“文創IP展示中心+沉浸式科技體驗館”雙核產品體系,引入全息投影等前沿技術,打造標志性場景,形成與主園區工業遺產風格差異化發展的科技文創體驗集群,構建“體驗-消費”全鏈條場景。“我們計劃對西區80畝拓展空間進行立體化改造,建設‘全景瞭望塔’等創新空間載體,形成‘主園引流-西區承接-二次消費’的客流轉化閉環,”東郊記憶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蔚介紹道。
再以成都自然博物館為例,其“自然主題類沉浸式VR體驗場景”深入研究自然館的主題定位與受眾需求,精心策劃并制作高度契合自然館主題的原創內容,將內容與創新多媒體手段有機整合打造極具吸引力與教育意義的沉浸式VR體驗。“我們希望合作方具備文化內容制作資質,確保能提供符合自然館主題且高質量的內容;與此同時,精通前沿的 VR 技術,熟練掌握創新的多媒體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互動投影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等,可將自然科普知識以新穎、互動的方式呈現給觀眾,”成都自然博物館文旅產業部負責人王科推介道。
場景供給推介環節,則囊括了力方數字科技的視覺科技文旅項目、京東方藝云科技的文旅數字化創新場景案例、成都星藍星數字科技裸眼3D全息技術、成都每經新視界科技雨燕智宣AIGC智創傳播平臺、成都卓影科技AI健身環項目。
作為成都數字文創領域的領軍企業,力方數字科技多年以來在文博場館領域,運用新技術、新理念活化展館,實現可更新、可升級、可生長、可運維、可造血的無邊界活態展館。力方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方前談道,“此次發布會非常務實、接地氣,我們看到不少機會。”在參會的眾多企業家看來,這份場景清單搭建了市場供需高效匹配和對接的平臺,為數字文創企業、研發機構等相關單位加速技術產品迭代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京東方藝云科技帶來的京東方藝云科技的文旅數字化創新場景案例則圍繞數字藝術館、博物館、數字展覽、商業裸眼3D屏幕、數字化沉浸式舞臺、沉浸式劇場、科技秀等打造“文旅+科技”的多元消費場景。
成都星藍星數字科技以全球領先的旋轉型全息核心技術,其針對旅游景區、街區夜間經濟提升的特定需求,研發了大型戶外裸眼3D三防全息設備,專為室外使用場景設計,是應用于城市吸睛引流、地標打造,文旅夜游場景升級的高端科技裝備,可以高效賦能旅游景區、特色街區的夜間經濟數字視覺提升。
促對接:賦能企業談合作拓市場,供需兩端“同頻共振”
這場發布會不僅僅只是為成都文化旅游產業鏈相關企業搭建一個展示舞臺,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深度權威的政策發布與解讀,面對面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惠企服務,賦能企業拓展市場合作空間。
“我們針對企業‘找融資、拓市場’等實際需求,開展數字文創政策、文創通、文創基金、版權ABN等舉措解讀,為企業建強創新主體、開展創新成果轉化、優化成果轉化生態、建設數字化轉型項目、提供數字化服務等多個領域提供政策和金融支持,”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某種程度上,這場發布會折射出成都堅持以“立園滿園”提能級、“強鏈補鏈”優生態、“進解優促”激活力、“文旅融合”增動能,著力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思路。
近年來,無論是相繼出臺“文創十條”支持政策、發布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還是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文創基金,以及發行全國首單版權資產支持票據,成都始終聚焦數字文創產業前沿變革,提前謀篇布局,創新場景持續涌現。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成都影視城等園區建設成勢見效,獲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超高清創新應用產業基地,《哪吒》《王者榮耀》等現象級IP不斷涌現,力方科技等企業入選全國文化(成長性)企業30強,全市規上數字文創企業超680家,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一方陣。今年3月,成都召開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聽取數字文創企業代表意見建議,全方位為數字文創企業發展壯大賦能助力。
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為順應數字文創產業發展趨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成都正在制定支持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1+4”系列政策。“1”是指《成都市加快推動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4”是指細分領域4個政策,包括《成都市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成都市推動游戲電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成都市推進科幻內容高質量創作與轉化的若干政策》《成都市關于培育發展數字文創初創企業的若干政策》。
在深入解讀重磅政策的同時,本次發布會堅持場景供需兩側發力,推動掌握潛在場景資源的產業園區、景區、相關區(市)縣、文博單位、市屬國有企業、鏈主企業等,精準挖掘釋放場景需求,發布場景需求清單,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從供給端到需求端的“同頻共振”。
成都的文旅新生態正打破產業邊界,創造出更多可能性,此次發布的清單便可見一斑。總體來看,清單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供給能力緊密圍繞文化旅游行業實際需求點展開,比如XR超級直播間、元宇宙虛擬會場、AI劇本游系統等,可以有效提升體驗轉化率;二是科技驅動,場景賦能,眾多企業錨定技術前沿,積極將先進技術融入到產品與服務中,如通過全息投影、裸眼3D、CAV空間、智能燈光調控、虛擬仿真等數字技術,深度挖掘天府文化IP,賦能更多數字文創場景;三是供給內容的應用領域極為豐富,覆蓋了跨境旅游、教育、新媒體、傳媒等多個領域。這種多元化的文化+科技應用領域,充分體現了成都文化旅游產業鏈創新的活力與潛力。
活動現場,除了重磅發布的需求清單之外,AI場景應用、數字人、裸眼3D等新技術新產品涌現頻率較高的市場主體進行了充分而高效的對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