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朋友們可以先想象一個場景,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照進我們的房間,我們像往常一樣準備服藥,卻發現昨晚的藥片靜靜躺在茶幾上,原來頭一天晚上忘記服藥了。這種場景在高血壓病人中并不罕見。
當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往往會讓患病的朋友陷入糾結之中,補服怕過量,不補又擔心血壓失控。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朋友們對自己服用的藥物不夠了解,不知道每一粒藥片背后的科學邏輯,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個困擾朋友們的難題。
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醫生為何要反復提醒患病的朋友:按時服藥?答案其實也不難,降壓藥通過人體精密的調節系統來維持血壓穩定的,這些藥物在體內會形成一個動態平衡,一旦漏服,血藥濃度驟降,可能導致血壓反跳性升高,甚至誘發腦出血、心肌梗死等嚴重的并發癥。有研究表明,漏服一次降壓藥,24小時內血壓波動風險會增加40%。
話雖這樣說,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像吃藥這件事,即便是張醫生這樣的中年人,也很容易忘記,更何況是那些記憶力日漸衰退的老年人呢?聊到這里,今天的核心問題就出現了,我們一旦發現漏服,該如何處理呢?別看這個問題特別簡單,但是,回答起來,并沒有朋友們想象的那么容易。
有一定醫學知識的朋友都知道,降壓藥按照半衰期,是可以分為長效和短效2種的,漏服之后,這2種藥物的處理是大不相同的。下面咱們分開來說,首先來看長效降壓藥,代表藥物像氨氯地平、纈沙坦等,這些藥物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但凡事都有兩面,這些藥物遺忘起來,也是非常徹底的。
如果我們發現這類藥物被遺忘了,要遵循黃金12小時的原則。發現漏服12小時內立即補服,如果不行超過了12小時,就不要再糾結,直接跳過。例如晨7點服藥者,若晚7點前發現可補服,次日仍按原時間服藥。在這些藥物中,有一類藥物比較特殊,這就是氨氯地平等半衰期超35小時的藥物,這類藥物即便是漏服后48小時內,都無需補服,因其在血液中仍然能保持有效濃度。
聊完了長效降壓藥,我們再來看一看短效降壓藥,它們的半衰期比較短,通常需要每日服用2-3次。漏服后可能導致血壓波動較大,尤其是白天活動時血壓波動更為明顯。因此,漏服后應盡快補服,并適當推遲下次服藥時間,避免與下次服藥時間重疊。
如果漏服時間超過兩次用藥間隔的一半,則需立即補服,并推遲下次服藥時間;如果漏服時間較短,未超過兩次用藥間隔的一半,則不必補服,直接按原計劃服藥。在這里,需要特別提醒患病的朋友,所有類型藥物均禁止“加倍補服”,這可能導致血壓驟降30mmHg以上,誘發暈厥。
關于漏服藥物的處理措施,咱們聊到這里,也就基本聊完了,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想過,就是面對容易漏服這件事,究竟是短效降壓藥更有優勢,還是長效降壓藥更好呢?其實答案是一目了然的,當然是長效的更好,一是服用方面,每天只需要一次,不容易遺忘;二是即便出現了遺忘,血壓波動也不會太大,風險更小;三是就算是真的漏服了,后續的處理也非常簡單。
在現實生活中,關于漏服藥物這件事,老年朋友更需要警惕。統計數據表明,70歲以上的老年病人因記憶力減退,漏服風險會增加2.3倍。更為重要的是,漏服容易導致血壓飆升,補服不當又可能引發體位性低血壓,導致跌倒等問題。正因如此,張醫生建議老年朋友使用分裝藥盒,漏服時家屬協助測量血壓后,再決定是否補服。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提出過“三不原則”:1、不盲目加倍:任何情況下禁止服用雙倍劑量;2、不主觀臆斷:補服前需確認藥物類型和漏服時長;3、不心存僥幸:連續漏服3天,就不能在家盲目吃藥,需就醫調整方案
總的來說,漏服藥物就如同在血壓控制的防線上打開了一個缺口,科學補服則是修補缺口的應急措施。當出現漏服時,我們需要明確3件事,確認藥物類型、計算漏服時長、監測及時血壓。這3件事明確了,答案自然就出現了。
今天的內容就聊到這里,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我,我會帶您了解咱們國內最前沿的醫學知識,我是張醫生,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