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近日感到頭暈乏力,測量血壓發現僅有98/58mmHg,這讓他感到困惑:“我服用降壓藥已經多年,血壓一直穩定在110/70mmHg左右,從未低到如此程度!”經過仔細詢問,我們了解到張大爺日常服用的降壓藥為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進入夏季后,他未監測血壓,繼續按冬季的方案服用。
作為藥師,我借此機會提醒所有高血壓患者:隨著季節變化,部分患者的血壓可能會出現較大波動。進入夏季,若繼續沿用冬季的降壓方案,可能會引發血壓過低的風險。
為什么夏天血壓容易變低?
血壓的調控是一個精密的生理過程,受神經、體液、內分泌等多個系統協同作用。
血管
夏季氣溫升高,體表血管擴張,尤其是皮膚血管大量開放,導致更多血液分布于體表,回心血量減少,心臟每搏輸出量降低,進而使血壓下降。
交感神經
身體里重要的 “調控系統” -交感神經開始 “放慢工作節奏”。它就像身體的 “興奮開關”,夏天它變得不那么活躍了,不會再拼命 “催促” 血管收縮。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
腎素 - 血管緊張素 - 醛固酮系統的活躍程度比冬天低,血管收縮和身體儲水儲鈉的情況也會減輕。
夏季,人體因出汗量顯著增加,會導致體內大量水分和鹽分流失,進而引起血容量減少,最終導致血壓降低。
換季如何科學調整降壓方案
節令交替,勤測血壓
許多經驗豐富的高血壓患者會在每年春季3月至4月換季期間,開始規律地監測血壓并記錄數據。同樣地,當天氣由熱轉冷時,血壓也容易出現波動,因此在秋冬季節交替時,也應開始進行規律的血壓監測。
血壓波動應及時就醫調整
當您發現血壓降低時,不建議自行調整降壓藥物,因為不同患者的降壓調整方案各不相同。
醫生會綜合考慮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靶器官受損程度、合并癥(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腎病等)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制定個性化的調整方案。
調整方案可能涉及減少單藥劑量、更換降壓藥物種類,或暫時停用部分作用較強的降壓藥物。
例如,在張大爺的治療中,醫生將原本含有利尿劑的藥物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替換成了不含利尿劑的藥物厄貝沙坦。
不是所有高血壓患者入夏都要調整
不同的高血壓患者個體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年齡、性別、睡眠習慣、飲食偏好、基礎血壓水平、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都會影響血壓在夏季的變化。
年齡因素
年輕的高血壓患者,他們的血壓調節機制通常較為健全,因此在夏季血壓波動可能相對較小;相比之下,老年高血壓患者則常因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彈性下降等問題,導致血管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弱。部分患者的血壓可能會顯著下降,收縮壓甚至可能降至100 mmHg以下,同時伴有頭暈、乏力等不適癥狀。
睡眠質量
夏季晝長夜短,部分患者因睡眠不足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反而升高,此時,調整作息習慣相較于調整藥物,可能更為關鍵和重要。
飲食結構
高鹽飲食(如夏季常吃的燒烤、腌制品)會抵消血管擴張帶來的降壓效應,若患者未改變飲食習慣,即使夏季也可能需維持原藥量。
藥師提醒
1.夏季對于部分高血壓患者而言,是血壓管理的“特殊窗口期”,但調整治療方案的核心始終是“因人而異”和“科學監測”。
2.對于一些患者來說,夏季血壓下降是身體對環境變化的正常反應,盲目減少藥物可能會打破長期維持的血壓平衡;而對另一些患者來說,及時調整藥物則是預防低血壓風險的重要手段。
3.無論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請謹記:規律監測是基礎,醫生指導是關鍵,而生活方式干預則是根本。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 副主任藥師 楊萍
審稿: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 副主任藥師 安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