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東方文明·高峰對話”5月20日在湖南長沙舉辦。多位前政要和專家學者以“瀟湘岐黃韻·巾幗文明光”為主題共話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
與會嘉賓認為,孟母“擇鄰處”的智慧與中醫“調和陰陽”的哲學,共同詮釋著東方文明對“家國同構”的深刻理解。通過以其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可促進東西方文明互鑒,為解決當今世界的全球性挑戰提供新思路。
“今日之世界,技術狂奔與價值迷失并存,沖突與文明隔閡交織,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東方智慧中的‘和合之道’。”孟子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孟亮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湖湘女性是江永女書中文化密碼的書寫者、湘繡針線間的非遺守護者,與“孟母三遷”等所體現出的女性柔韌之力殊途同歸,是對西方性別對立思潮的東方回應,即東方追求的絕非“霸權式平等”,而是“乾坤并建”的互補共生。
湖南是馬王堆漢墓中《五十二病方》與《導引圖》的誕生地,實證了中醫“天人合一”的哲學根基。在新西蘭前總理珍妮·希普利看來,世界多地的傳統醫學智慧與實踐正迎來復興新浪潮,中醫藥里“治未病”和“養生”的理念,契合了全球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誕生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中西醫,可以相互借鑒、互為補充。
“教育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中被視為實現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指出,個人與社會緊密相連,個人道德培育是全球性的問題,可從孟子對道德的關注中汲取力量。在培養青少年時,不僅要注重知識指導,更要加強品德教育。
農工民主黨原副主席、中華母親節促進會會長汪紀戎認為,東方文明是王道文化,其本質是道德與仁義。“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包容哲學,“天下大同、美美與共”的世界情懷等,不僅深刻影響中國的發展,也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據了解,東方文明·高峰對話自2017年由孟子公益基金會發起主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公益文明大會之一,旨在搭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海內外文明交流互鑒、文化藝術交流和產業合作平臺。(圖片由孟敏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