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因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典故而得名的武漢琴臺大劇院上演了“新知音故事”:音樂劇《南孔》武漢站在此上演,偌大的劇場座無虛席;同步開啟的“看《南孔》好劇,游衢州古城”衢州古城旅游推介活動中,鮮辣的衢州美食、出片的古風打卡點、精彩的沉浸式活動,讓觀眾在這個“521”與小滿疊加的日子里,感受到了來自衢州的滿滿愛意。
吸粉:從劇場到古城
“我能感受流風在指尖溫暖徘徊,我能看見儒學在江南醒來!”“看破黑暗荒唐,是人心是光……”舞臺上,演員深情高歌;舞臺下,觀眾沉浸其中。接近尾聲時,全場觀眾跟隨指引,亮起手機電筒,將劇場點綴成一片浩瀚的星空。
“我是夏振凱老師的粉絲,他在劇中扮演孔洙,之前我去過長沙場,這次是二刷了。因為這部劇我現在對衢州好感也拉滿了,打算暑假去看看。”觀眾“貓貓”對采訪人員說,“跟我一樣有計劃的劇粉非常多,大家都開始分享衢州古城的攻略了。”
劇場外,衢州古城的風采也通過沉浸式南孔市集向觀眾呈現。觀眾與穿著漢服的NPC(互動角色)一同體驗點茶、對弈棋局、“逢考必過”祈福、對《論語》名句贏衢州古城定制銅錢等互動項目,讓“文化味”與“煙火氣”不斷交織。此外,包括衢州古城系列冰箱貼、南孔票夾等在內的衢州古城文創產品也在現場備受觀眾青睞。在AI換臉互動區,觀眾上傳自拍即可生成“南孔角色”藝術寫真,一鍵扮演孔洙等劇中角色。
出圈:從聯動到聯“萌”
采訪人員注意到,在演出前一天,武漢發布與衢州發布同步推送了以《520!武漢?衢州“吃吃”的愛》為題的推文,用兩地的招牌美食配上 “小‘鴨頭’,我想‘脖’你芳心”“無論冷暖,與你相‘拌’”“魚頭給我,魚身(余生)給你” 等創意告白文案,將美食符號升華為情感載體,引發了兩地網友的情感共鳴。此前,跟隨著音樂劇《南孔》巡演,衢州與南京等地以“鴨”為媒成功策劃了“鴨鴨聯動”,5月21日,衢州發布以衢州鴨頭的名義向巡演走過的城市發出表白信:南京、武漢、杭州等城市官微紛紛 “接梗”響應加入“鴨鴨聯萌”,#你喜歡我哪里鴨##我在衢州古城等你鴨# 等話題紛紛登上微博同城榜,形成“一城發起、多城響應”的傳播效應。
巡演現場,“鴨鴨聯萌”的相關視頻也吸引了諸多觀眾駐足觀看。“以前還不知道,浙江的衢州跟我們武漢原來那么對味啊。”武漢市民曹先生笑著說。
此外,參加巡演的衢州各縣(市、區)也帶著桂花餅、小米糕等美味特產來到現場,受到了觀眾熱捧。
賦能:從宣推到招引
據悉,當天衢州還趁熱打鐵地推出了專寵武漢市民的免費游政策,5月21日起一個月內(不含法定節假日),武漢市民憑身份證到衢可享受爛柯山、藥王山、天脊龍門、龍游石窟、民居苑、江郎山(不含郎峰)、仙霞關(不含“戴氏舊居”二樓)、廿八都、清漾村、浮蓋山、三衢石林、梅樹底、根宮佛國、錢江源14個核心景區免費暢游。
采訪人員特別注意到,劇場大屏里循環播放著一部名為《心安楚 在衢州》的片子,分別通過對在衢州創業、投資、從事科研工作的湖北人采訪,以被訪者的親身感受宣傳衢州的營商環境與人才政策,為當地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賦能。“這里蘊含著衢州文化招商的破圈之道。音樂劇《南孔》為衢州在武漢的招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契機。它以文化為紐帶,打破地域與產業的邊界,將衢州的文化優勢轉化為招商優勢,為兩地在文旅產業、文化創意、城市品牌共建等領域的合作開辟了廣闊空間。未來,衢州可進一步放大《南孔》的品牌效應,持續深化與武漢的交流合作,讓文化賦能招商,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衢州市武漢(成都)“雙招雙引”工作組組長繆建立說。
“今年,我們借力音樂劇《南孔》全國巡演,不斷做加法,從‘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科技’到‘文化+招商’‘文化+引才’多元路徑,進一步探索‘文化+N’的創新模式,使之成為提升衢州城市能級的重要載體。”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
武漢站的演出結束后,《南孔》還將前往福州、東莞等城市演出,持續傳播南孔文化,讓更多觀眾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