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們發布了的科普后,有許多網友留言詢問,如果檢查后醫生診斷已經代謝不好了該怎么辦?如何改善?……小編采訪了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過敏科副主任汪慧英教授。
這位老人的教訓提醒大家切勿自行判斷
“切勿僅憑主觀判斷就認定自己是代謝低,在藥店導購的推薦下買藥自行服用,甚至是網購一些藥品服用。”汪教授首先強調。
“我曾遇到一位慢阻肺病的老人,他根據自己活動耐力不好、易疲勞,不愛動和怕冷等癥狀和感覺,加上過去體檢時又曾查出甲狀腺結節,他就武斷地給自己扣上了‘甲減’和‘代謝功能低’的帽子。結果這位老人通過非正規渠道買了一大堆名貴中藥的‘偏方’,連續數月服用后竟導致藥物性肝腎損傷住院。”
“慢阻肺病的老人本身就容易代謝偏低,這一點不假,但一定要正規就醫。醫生會根據您的全身性癥狀和呼吸系統相關癥狀判斷,還有一些必要的檢查,如血氣分析、代謝組學檢測、影像學評估等,醫生會根據您的綜合情況評估和鑒別。”
“一些慢阻肺病的朋友經正規檢查后確實有代謝低的問題,該怎么辦?有時候我會推薦大家看中醫,通過中醫藥調理改善體質,這對提高代謝有一定效果。生活中也有一些方法可幫助這部分人群實現體質的改善,促進代謝。”
“三招”幫助我們改善體質,提高代謝
汪教授指出,第一招,營養支持是改善能量代謝的基礎。
“建議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差異進行配比,通常按體重攝入優質蛋白(1.2-1.7克/公斤體重/日)。雞蛋、魚肉、豆制品等優質蛋白可增強肌肉力量,減少分解代謝。尤其呼吸慢病患者,建議少食多餐(每日5-6餐),避免飽腹加重呼吸困難并確保熱量充足。對有些患者我還會建議補充支鏈氨基酸(如亮氨酸、異亮氨酸),可減少呼吸肌蛋白分解,維持肌肉代謝,還比如補充維生素C/E,能抗氧化,還能減輕肺部炎癥。在營養搭配上還要注意一點,盡量減少精制糖的攝入,可以避免二氧化碳生成過多,加重我們的呼吸負擔。橄欖油、堅果、深海魚可以提供能量且減少代謝負擔。”
第二招,呼吸鍛煉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既降低能量消耗,又能提升氧利用效率。
“呼吸慢病群體最熟悉的縮唇呼吸法、腹式呼吸訓練、呼吸操結合運動……一些呼吸醫生會給我們開這些運動處方,指導進行康復訓練,一定要認真學,每天堅持呼吸鍛練。”
“對于第三招——肌肉訓練,大家把握住兩個關鍵詞——有氧、抗阻,就能做得很好。根據個體情況量力而行,比如游泳,還有散步或慢跑,每天堅持30分鐘,分次完成,一定要同時監測血氧飽和度,維持在88%-92%;用彈力帶或輕啞鈴進行上肢鍛煉,如舉臂、劃船姿勢,每天堅持20分鐘即可。”
“營養是基礎,呼吸鍛煉和肌肉訓練是核心。再加上做好醫囑中強調的氧療與環境的管理,調整好作息和生活習慣,定期監測,可以逐步提升我們的代謝水平。大家也可以在專科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制定個性化方案。”汪教授提醒。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汪慧英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過敏科副主任,浙江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常務委員;浙江省預防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副主任委員。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