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兩個和中美貿易戰相關的消息。前一段時間,中美雙方就貿易和關稅的問題在日內瓦談了一次。談完了之后還發了一個聯合聲明。這個聯合聲明出來之后,我看大家在有些問題上是有疑問的:一個是談了這波之后,中國的態度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會不會做讓步?另一個問題是,我們都說中國這次跟美國談給全世界打了一個樣,那么全世界的反應究竟是怎么的?會不會我們頂在前面,后面一堆的國家在放水呢?看到的兩個消息,恰恰跟這兩個問題有關。
第一個消息,我是在北京日報客戶端看到的,講的是中國公共外交協會5月20日舉辦“臨甲7號沙龍”專題吹風會。這個吹風會是由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梁建軍來主持的。吹風會上,記者們最感興趣的是中美關稅談判的問題。梁建軍副司長是怎么說的呢?他講的是中國同美國的這一輪互動,說明了一個道理:只有斗爭,才能贏得尊重;妥協、綏靖,只能讓對方為所欲為。中方的斗爭,除了維護自身利益,也是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對于中方的態度,梁建軍說中方對美方從來不抱幻想,也從不指望通過一次談判解決所有問題。美國新政府反復無常,變數很大。中方還是會“聽其言、觀其行”。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定力,也有充分的資源和手段,不會在根本原則上動搖,也不會在核心利益上退讓。
梁建軍講到,美國的對外貿易額僅占全球貿易額的13%,發動關稅戰,等于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沒有美國,地球照樣轉,太陽照樣從東方升起。對于中美貿易關系的前景,梁副司長表示雙方接下來還會溝通,但中方絕不會接受任何訛詐,也不接受說一套做一套。對話必須在尊重、平等、互惠的基礎上進行。還是那句老話: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這一段話,把中國在中美關稅戰當中的態度說得很清楚了,對于將來可能的發展說得同樣很清楚。
再看另一個消息。據路透社5月20號報道,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在當天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本將堅持要求美國取消關稅,不會支持損害日本利益的貿易協議。赤澤將在本周前往華盛頓,可能在當地時間23日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進行第三輪談判。
看到中國跟美國談這一輪談出的結果,世界各國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反應,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態度?實際上從日本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其實講到對美談判或者對美外交上,像東亞地區的日本、韓國,都是極具代表性的標本性的國家。他們很多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那些心里頭有點想法,但是很少敢表露出來,更不敢公開抗爭的一類國家。但是我們看到現在,日本人也在講,尋求撤銷關稅的立場沒有變化。
而韓國那邊呢,韓國那邊采用了一個“拖”字訣。我現在總統選舉還沒搞呢,新的總統沒出來,連一個說話算數的人都沒有,所以談判咱們可以談著,但是結果現在我出不來。那么日本現在這個表態,很大程度上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它是一種談判的技巧和手段。也就是說我先放狠話,但是其實對日本來說,很大程度上奉行的也是一個“拖”字訣,因為日本的參議院選舉要到7月下旬舉行。
那么在這個期間,如果對美貿易談判談出什么不利結果的話,對石破茂政府將要應對的參議院選舉將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我們看到,韓國、日本現在都用的一個“拖”字訣。其實我相信世界很多國家現在都抱著一個“拖”的心態,因為中美的貿易談判只是開始,并不是終結。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樣的變數,接下來會怎么談,大家都在等著看。不過大家都在拖的話,對美國就是一個壓力,拖得越久壓力也就越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