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2日訊 5月22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榜樣在身邊”系列記者見面會,邀請全國勞動模范和全國先進工作者代表與媒體代表見面交流,講述他們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先進事跡。
楊本凱,正高級農藝師,山東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現任冠縣柳林鎮大楊莊村黨支部書記、冠縣文軒豐潤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自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帶領村民改善基礎設施、調整種植結構,將高效農業與研學旅游相結合,探索以勞動研學為切入點的農文旅融合助力平原地區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使大楊莊村發展成為全國文明村、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楊本凱先后被評為“山東省第七屆齊魯之星”“山東省社會化擁軍先進個人”“山東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
大楊莊村位于冠縣柳林鎮北側,總耕地面積2178畝,人口1865人。2016年,楊本凱響應政府“歸雁工程”的號召回鄉經過選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后帶領全體村民修建橋梁31座、公路10公里,打通8條斷頭路,整治坑塘60畝,栽植綠化苗木20萬株,安裝路燈332盞,新打機井38眼,建設了2000平米的文化廣場和群眾服務中心。近年來,又先后完成道路拓寬2.2公里,胡同鋪設4500平方米,完成村莊美化9600平方米,綠化苗木月季栽植3萬棵,新建高標準籃球場等,大大改善了村莊面貌。
2017年,楊本凱率領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通過集約化種植全村托管土地1300畝,發展100畝冬暖棚、200畝春秋棚、200畝油桃棚,讓土地效益實現了質的飛躍。村莊糖果企業發展迅速,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年產量達1500噸,銷售額達8500萬元,解決勞動力就業120人,平均增收2.3萬元/人。依托“博士小院”,與齊魯工業大學攜手,引入果酒加工精釀項目已投產達效。還創新推出了“村莊+基地+院落”的研學模式,年接待學生10萬人次。建設“彩虹谷”鄉村振興產業孵化器,吸引15個鄉村振興合伙人項目落地。實現了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東。2024年,村莊種植加工及研學項目營業額達500萬元,利用村集體產業項目收入免除村民需承擔的各項生產性費用,推出“黨建+幸福食堂”的養老模式,解決了75歲以上老年人的吃飯問題,讓村民共享鄉村振興的發展成果。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原來的“落后渙散村”大楊莊實現巨大變化,相繼榮獲全國文明村、省級文明村、省級美麗鄉村、省級景區化村莊、省級休閑農業示范村、省級鄉土產業名品村、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村、山東省鄉村旅游重點村等榮譽稱號,并入選國家3A級景區,通過省級鄉村民宿集聚區驗收。“下一步我作為一名全國勞動模范、共產黨員、退役軍人,將打通農文旅閉環,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平原地區探索出一套可借鑒、可復制的鄉村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做出突出貢獻。”楊本凱說。
閃電新聞記者 趙赫 聊城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