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進蔡虎堰池塘改造進度,聯(lián)系農技站安排南瓜種植培訓,查看下余村路燈安裝情況……
當都昌縣左里鎮(zhèn)白輝村晨光熹微,駐村干部占振川在他的筆記本上,又添了新的內容。從縣委組織部的辦公桌到田間地頭,這個個子高高皮膚曬得黝黑的年輕人,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把自己的腳印嵌進了這片土地。
“小占,吃早飯沒?”看著占振川匆匆往外趕,老黨員王大爺熟絡地招呼著他。一個月來,這個隨身帶個本子的年輕干部足跡遍布村委會12個自然村。自知道他“工作實在”后,村民的問候漸成常態(tài)。
駐村伊始,占振川便與村“兩委”制定“三個全覆蓋”走訪計劃。筆記本上,16個村小組,41戶脫貧戶、三類人群4戶,34名黨員、10名致富帶頭人一戶不落,已經被他畫滿了對勾。
走訪中,他看到了黑斑蛙養(yǎng)殖、林果種植、南瓜基地等特色產業(yè)帶動白輝村集體經濟連續(xù)兩年突破50萬元;路燈安裝、池塘改造率達90%等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發(fā)現(xiàn)了當地特色農產品銷路不暢、部分自然村池塘未改造、路燈未安裝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盼著村里的發(fā)展能有個更清晰的方向?!蓖醮鬆數莱隽舜迕駛兊男穆?。
通過“屋場會”,占振川把每周三定為“民情接待日”。這也是他最忙的時候。面對這些家長里短,他的解決辦法很實在——能當場解決的立即辦,需要協(xié)調的記在本上追著辦。他與縣農業(yè)農村局對接,為脫貧戶申請6千元產業(yè)直補資金;邀請農技專家開展3場技術培訓;對接機關單位幫助預售臍橙4萬余元……一個月里,12個民生問題后面一一畫上了對勾。
通過實地調研,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確定了“黨建引領、產業(yè)筑基、民生為本”的工作思路。推行“1+N”黨員干部聯(lián)戶機制,并廣泛向群眾征集“金點子”。
深化黑斑蛙養(yǎng)殖標準化建設,打造果林示范基地,探索南瓜粉加工,引進服裝產業(yè),融合“農業(yè)+電商”……這些好建議都被占振川認真地記在了本子上。一個月來,他的“駐村筆記”已超萬余字。
在黑斑蛙養(yǎng)殖基地,脫貧戶曹賢友正給蛙苗投食。這個曾經的貧困戶如今成了技術能手,去年增收3萬元。“這樣的轉變村里還有很多?!闭颊翊ǚP記本說,老黨員陳修芳今年主動擔任森林防火員,這些都是鄉(xiāng)村振興的生動寫照。
“下一步,爭取資金用于道路硬化、溝渠改造、路燈安裝,開展健康義診,完善便民設施?!边@位年輕的組工干部表示,駐村工作既是歷練也是成長,未來將繼續(xù)以“小學生”姿態(tài)向群眾學習,以“實干家”作風抓落實,努力做好鄉(xiāng)村振興的“答卷人”。(潘雪明、王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